腳后跟疼可能是痛風,也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關節炎或外傷等原因引起。痛風引起的腳后跟疼通常伴隨紅腫熱痛,且多發生于高尿酸血癥患者。
痛風是因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發的炎癥反應。典型表現為突發性關節劇痛、紅腫發熱,常見于第一跖趾關節,但也可累及腳后跟。急性期可遵醫囑使用秋水仙堿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馬隆片等藥物控制炎癥和尿酸水平。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等。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復微損傷導致的慢性炎癥,表現為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時腳后跟刺痛。可能與長期站立、肥胖或足弓異常有關。治療包括足底拉伸鍛煉、穿戴足弓支撐鞋墊,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鈉貼劑、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外用藥物。
跟腱炎由跟腱過度使用或勞損引發,疼痛多位于跟骨后方,活動時加重。常見于跑步愛好者或突然增加運動量的人群。建議休息并冰敷,急性期后可進行離心性力量訓練,嚴重者需遵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等口服抗炎藥。
中老年人腳后跟疼可能與跟骨骨關節炎有關,表現為活動后疼痛、關節僵硬。X線檢查可見關節間隙狹窄或骨贅形成。治療包括減輕體重、減少爬樓梯等負重活動,疼痛明顯時可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鹽酸氨基葡萄糖片等軟骨保護劑。
足跟部直接撞擊傷或長期應力負荷可能導致跟骨挫傷甚至應力性骨折。疼痛呈持續性,負重時加劇。需通過X線或核磁共振確診,急性期需制動休息,嚴重骨折需石膏固定或手術治療。
建議出現持續腳后跟疼痛時及時就醫,通過血尿酸檢測、影像學檢查明確病因。日常注意選擇緩沖性好的鞋子,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控制體重減輕足部負荷。痛風患者需嚴格低嘌呤飲食,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促進尿酸排泄。運動前后充分熱身,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可預防跟腱和足底筋膜損傷。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20031-0.html腳后跟疼是痛風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胰島素要每天打嗎
下一篇: 糖尿病孕婦適合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