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1 日消息,今年 6 月 Meta 向數據標注服務商 Scale AI 注資 143 億美元(注:現匯率約合 1019.51 億元人民幣),并邀請其 CEO 亞歷山大?王(Alexandr Wang)及多名該初創公司高管加盟,負責運營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MSL),然而僅過去數月時間,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已顯現出裂痕。

兩名知情人士向 TechCrunch 透露,亞歷山大?王為協助運營 MSL 而帶來的高管中,至少有一人已離職 ——Scale AI 前生成式 AI 產品與運營高級副總裁魯本?邁耶(Ruben Mayer)在 Meta 任職僅兩個月便離開。
邁耶曾兩度效力 Scale AI,累計時長約五年。據上述知情人士稱,邁耶在 Meta 任職期間負責 AI 數據運營團隊,但并未加入公司的 TBD 實驗室。該實驗室是 Meta 內部負責研發 AI 超級智能的核心部門,OpenAI 的多名頂尖 AI 研究員已在此任職。
邁耶向 TechCrunch 表示,自己最初的職責是“協助實驗室搭建,處理各類所需事務”,而非專注于數據工作;且他“從第一天起就是 TBD 實驗室的一員”,并非被排除在核心 AI 部門之外。邁耶還澄清,自己“并非直接向亞歷山大?王匯報”,并對在 Meta 的工作經歷“非常滿意”,此次離職是出于“個人事務”。
除人員變動外,Meta 與 Scale AI 的合作關系也在發生變化。五名知情人士透露,TBD 實驗室正與 Scale AI 之外的第三方數據標注服務商合作,為其下一代 AI 模型提供訓練支持。這些人士表示,第三方服務商包括 Mercor 和 Surge—— 二者均為 Scale AI 的主要競爭對手。
盡管 AI 實驗室與多家數據標注服務商合作的情況并不罕見(Meta 在 TBD 實驗室成立前就已與 Mercor 和 Surge 有合作),但一家 AI 實驗室對單一數據服務商投入如此巨額資金的情況卻十分少見。這使得當前局面格外值得關注:多名消息人士指出,即便 Meta 已向 Scale AI 投入數十億美元,TBD 實驗室的研究員仍認為 Scale AI 的數據質量偏低,并更傾向于與 Surge 和 Mercor 合作。
Scale AI 最初的商業模式以眾包為核心,依靠龐大且低成本的勞動力完成簡單的數據標注工作(即對原始信息進行標記和注釋,為 AI 模型訓練提供支持)。但隨著 AI 模型日益復雜,如今它們需要高技能領域專家 —— 如醫生、律師、科學家等,來生成和優化高質量數據,以提升模型性能。
盡管 Scale AI 已通過其 Outlier 平臺努力吸引這類專業人才,但 Surge 和 Mercor 等競爭對手的發展速度卻更快,因為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從一開始就建立在高薪人才的基礎之上。
Meta 發言人否認 Scale AI 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Surge 和 Mercor 則拒絕置評。當被問及 Meta 為何對競爭對手的數據服務商依賴度日益加深時,Scale AI 發言人僅向 TechCrunch 提及雙方最初宣布投資時的聲明 —— 該聲明稱此次合作將擴大兩家公司的商業合作范圍。
Meta 與第三方數據服務商的合作表明,即便已向 Scale AI 投入數十億美元,Meta 也并未將所有賭注押在這家初創公司身上。然而,Scale AI 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在 Meta 宣布對 Scale AI 進行巨額投資后不久,OpenAI 和谷歌便先后表示將停止與該公司合作。
失去這兩大客戶后,Scale AI 于今年 7 月在數據標注業務部門裁員 200 人。公司新任 CEO 杰森?德羅格(Jason Droege)將此次變動部分歸咎于“市場需求變化”。他表示,Scale AI 將在其他業務領域擴充人員,包括政府銷售部門 —— 該公司近期剛剛與美國陸軍簽訂了一份價值 9900 萬美元(現匯率約合 7.06 億元人民幣)的合同。
起初有觀點猜測,Meta 對 Scale AI 的投資實則是為了吸引亞歷山大?王 —— 自 2016 年 Scale AI 成立以來,他便在 AI 領域深耕,是公司的創始人。目前看來,他確實在協助 Meta 吸引頂尖 AI 人才。
但除了亞歷山大?王之外,Scale AI 對 Meta 的實際價值仍存在疑問。
一名 MSL 現任員工表示,從 Scale AI 加盟 Meta 的多名高管并未加入 TBD 實驗室核心團隊。
此外,兩名前員工和一名 MSL 現任員工透露,自亞歷山大?王及一批頂尖研究員加盟后,Meta 的 AI 部門變得愈發混亂。他們稱,來自 OpenAI 和 Scale AI 的新人才對大公司的復雜官僚體系感到不滿,而 Meta 原有的生成式 AI 團隊則發現自身職責范圍被不斷壓縮。
這些緊張局勢表明,盡管 Meta 此次投資本應解決公司在 AI 研發方面的難題,但這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 AI 投資,開局似乎并不順利。一名現任員工和一名前員工向 TechCrunch 透露,今年 4 月 Llama 4 模型發布反響平平后,Meta CEO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對公司 AI 團隊的表現感到不滿。
為扭轉局面、追趕 OpenAI 和谷歌,扎克伯格迅速推進多項合作,并發起積極的招聘計劃,以吸引頂尖 AI 人才。
除亞歷山大?王外,扎克伯格還成功從 OpenAI、谷歌 DeepMind 和 Anthropic 挖來多名頂尖 AI 研究員。Meta 還收購了 Play AI、WaveForms AI 等 AI 語音初創公司,并宣布與 AI 圖像生成初創公司 Midjourney 建立合作關系。
為支撐其 AI 雄心,Meta 近期宣布將在美國多地大規模建設數據中心。其中規模最大的項目是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耗資 500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3564.71 億元人民幣)的數據中心“許珀里翁”(Hyperion)—— 該名稱源自希臘神話中孕育了太陽神的泰坦巨人。
從背景來看,亞歷山大?王并非 AI 研究員,外界認為他擔任 AI 實驗室負責人的選擇有些非常規。有報道稱,扎克伯格曾與更傳統的候選人洽談領導該實驗室事宜,例如 OpenAI 首席研究官馬克?陳(Mark Chen),還曾試圖收購伊利亞?薩茨克弗(Ilya Sutskever)和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創辦的初創公司,但這些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連線》雜志此前報道,近期從 OpenAI 加盟 Meta 的部分新 AI 研究員已離職。與此同時,受一系列變動影響,Meta 生成式 AI 部門的許多老員工也相繼離開。
MSL 的 AI 研究員里沙布?阿加瓦爾(Rishabh Agarwal)是最新離職的員工之一,他本周在 X 平臺發文稱將離開 Meta。阿加瓦爾表示:“馬克和 @alexandr_wang(亞歷山大?王)關于在超級智能團隊開展工作的提議極具吸引力。但最終,我選擇遵循馬克自己的建議:‘在一個變化如此之快的世界里,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span style="display:none">ScA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當被問及在 Meta 的工作經歷及離職原因時,阿加瓦爾拒絕置評。
近幾周內,Meta 生成式 AI 產品管理總監查亞?納亞克(Chaya Nayak)和研究工程師羅漢?瓦爾馬(Rohan Varma)也先后宣布離職。如今的問題是,Meta 能否穩定其 AI 業務運營,并留住未來發展所需的核心人才。
目前,MSL 已開始研發下一代 AI 模型。據 Business Insider 報道,該團隊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推出這款新模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27137-0.htmlMeta 砸 143 億美元投資 Scale AI 僅數月,雙方合作關系出現裂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