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工程與重大裝備領域,電子元器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航天電器更是承擔著信號傳遞、控制執行及系統配電等多重關鍵任務。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該校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高可靠性、質量一致性卓越的航天電器,該成果不僅取得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更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了自主可控,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并已通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科技成果鑒定。
此次研發的成功,得益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翟國富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該團隊由近200名教師、工程師、碩博研究生等精英組成,他們與相關單位攜手,共同組建了產學研用項目研究團隊,針對航天電器可靠性與質量一致性差的共性難題展開了深入攻關。
翟國富教授作為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帶領團隊成員經過多學科協同努力,不僅首創了質量一致性理論,還成功突破了航天電器在極端環境下的高可靠長壽命設計以及全壽命周期質量一致性正向設計等關鍵技術。同時,他們還制定了質量一致性設計的航天標準,并研制了相應的設計軟件,這些成果均顯著提升了航天電器的可靠性和質量一致性。
據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院長葉雪榮介紹,航天電器如同航天裝備控制系統中的“神經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某個節點失效,整個系統都可能面臨“癱瘓”的風險,從而導致任務失敗。因此,提升航天電器的可靠性和質量一致性,對于確保航天工程的順利進行具有重大意義。
在此次研發中,科研團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們成功將典型航天電器產品的壽命從2萬次提升至20萬次,關鍵性能參數和壽命一致性也提升了36%。這一突破性的成果,不僅打破了長期以來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更為我國航天電器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葉雪榮院長還強調,航天電器機電一體化結構復雜,服役環境極端苛刻,以往航天電器失效約占電子元器件失效總量的50%。此次研發的成功,不僅解決了這一難題,更為我國航天工程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研團隊還注重產學研用的緊密結合,通過與實際應用的緊密結合,不斷推動航天電器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我國航天電器的技術水平,更為我國航天工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這一成果的成功應用,我國航天電器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團隊將繼續發揚創新精神,不斷攻克技術難題,為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3199-0.html哈工大科研突破:航天電器壽命猛增,打造自主可控“神經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