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就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其在各領域的應用探索發表了深入見解。
鄭緯民院士指出,當前人工智能發展呈現兩大顯著趨勢。首要趨勢是多模態技術的應用,這意味著大模型已具備處理文字、圖像乃至視頻等多種數據類型的能力。其次,人工智能正逐步滲透至與GDP緊密相關的行業,而中國在此方面展現出推動AI技術落地的獨特優勢。
針對大模型訓練所依賴的系統,鄭緯民提到兩大類別。一方面,英偉達GPU憑借其卓越的硬件性能和成熟的生態系統占據領先地位,然而,禁售風險、價格飆升以及供應短缺等問題日益凸顯。另一方面,國產芯片雖起步稍晚,但全國已有超過3萬家企業投身研發,硬件性能持續提升。不過,生態兼容性問題仍是制約其發展的核心瓶頸。
面對這一現狀,鄭緯民院士提出了兩大突破方向。首要任務是構建類似CUDA的國產系統,以降低開發者的學習成本,并通過熟悉的開發環境促進生態的重塑。其次,需不斷提升國產芯片的硬件性能,即便進程艱難,只要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60%至80%,并輔以生態優化,便有望吸引用戶青睞。
鄭緯民強調:“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達到60%的性能水平,而是力求更高。但即便達到60%,只要我們能把生態建設好,用戶也會愿意選擇我們的產品。”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2996-0.html鄭緯民院士:國產芯片生態構建,類CUDA系統成關鍵?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