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消費電子行業迎來新品密集披露期。AI眼鏡出貨量向好,產業鏈國產化率提升,商業化落地加速。Wind數據顯示,萬得消費電子產業概念指數自6月23日以來的13個交易日區間漲幅為6.67%。
展望下半年,業內人士認為,全球消費電子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技術創新已邁向新的高度,細分產業鏈投資機遇值得關注。
新品密集發布
今年以來,AI眼鏡作為AI技術落地的重要載體,不斷驅動著智能穿戴設備領域迭代升級,不少科技巨頭、初創企業和運營商近期密集推出旗下最新成果。
海外方面,目前,Facebook母公司Meta在AI眼鏡領域共推出兩大產品:一個是與依視路陸遜梯卡合作的雷朋(Ray-Ban)眼鏡;另一個是與依視路陸遜梯卡旗下品牌歐克利(Oakley)共同推出的獨立眼鏡Oakley Meta HSTN,該眼鏡將于7月11日開啟預售。
有國內媒體報道,Meta收購了全球最大眼鏡制造商依視路陸遜梯卡(EssilorLuxottica)接近3%的股份,價值約為30億歐元(約合35億美元),體現出Meta在布局AI眼鏡方面的決心。
國內方面,日前,小米首款AI眼鏡在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正式亮相。據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介紹,小米AI眼鏡搭載了1200萬像素高清鏡頭,可沉浸式拍照、錄制視頻,支持第三方APP視頻通話、直播,可與他人實時分享自己眼前的畫面,還能夠化身開放式耳機。
消費級AR品牌雷鳥創新(RayNeo)近日也推出了AR眼鏡雷鳥X3 Pro、新一代口袋電視雷鳥Air 3s系列,以及AI拍攝眼鏡雷鳥V3 Slim等多款新品。
多家產業鏈公司業績向好
近期,多家消費電子產業鏈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業績向好。
工業富聯表示,預計2025年半年度凈利潤為119.6億元-121.6億元,同比增長36.84%-39.12%。
瑞芯微表示,預計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為20.5億元,同比增長64%左右;凈利潤為5.2億元-5.4億元,同比增長185%-195%。
樂鑫科技表示,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2.2億元-12.5億元,同比增長33%-36%。凈利潤為2.5億元-2.7億元,同比增長65%-78%。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鏡(Smart Eyewear)市場出貨量為148.7萬臺,同比增長82.3%;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
《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49.4萬臺,同比增長116.1%;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90.7萬臺,同比增長121.1%。
中國銀河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高峰表示,2025年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呈現“政策與AI雙輪驅動”的核心特征。中國“國補”政策有效激活中端消費市場,帶動手機、平板等品類結構性復蘇,AI眼鏡等新形態產品商業化落地加速。
看好產業鏈投資機會
隨著AI眼鏡出貨量預期走高,機構看好相關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方正證券馬天翼團隊認為,各大廠商均積極開發AI智能眼鏡新品,2025年迎來智能眼鏡集中發售大年,有望加速產業鏈技術成熟、成本下降。
“作為從傳統眼鏡上發展出的智能穿戴產品,AI智能眼鏡具備信息獲取與交互的便捷性。相比手機、電腦等傳統電子終端,其能夠解放用戶雙手,提供更具沉浸式的交互體驗,是未來AI部署的較好載體?!比A鑫證券研究所傳媒新消費首席分析師朱珠表示,從AI眼鏡產業鏈角度看,上游產業鏈主要為AI智能眼鏡硬件結構供應商,如光學模組、顯示模組、音頻模組、傳感器模組、交互模組、電源、結構件等;中游產業鏈包括軟件、系統廠商及AI大模型廠商等;下游產業鏈為AI智能眼鏡的銷售以及售后。
中信建投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劉雙鋒認為,在AI大模型向著多模態、端側應用逐步發展的背景下,“AI+硬件”在各類應用場景落地,多方玩家開始積極布局,AI眼鏡市場迎來爆發元年。
財信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何晨認為,AI應用端產業鏈愈發受到市場重視,看好AI應用端創新發展,受益于國產化率提升方向的消費電子行業產業鏈值得關注。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4-5851-0.htmlAI眼鏡新品密集發布,多家消費電子公司業績向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