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勞動人口緊俏,以及地緣政治造成的區域化生產,均成為產業發展課題,同步帶動制造業等工業對自動化的需求。更聰明、多元及多工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是各家自動化業者面對市場競爭時,必須提出的訴求。
透過機械手臂從事重復性的工作,彌補勞動力缺口,是自動化產線的基礎。為了讓機械手臂等自動化設施,更能協助產線人員,近2年「人機協作」的概念,在自動化市場中凝聚成一股新趨勢。
業者更把協作的概念,當成落實工業4.0最重要的關鍵之一。不過,怎樣讓協作模式更安全、簡易地被導入,成為業者積極發展的方向。
新漢智能指出,在全球少子化與智能制造、工廠數碼轉型趨勢推動下,機器人協作應用成為制造業不可或缺的資產。
Universal Robots(UR)則表示,協作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達80億美元,是自動化的重要發展趨勢。
要落實人機協作概念,怎樣讓機器手臂更智能化地配合作業人員,是首要問題。業者指出,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智能化范圍相當廣,不論是機器手臂、產線結合高分辨率攝影鏡頭,進行識別、判別;或透過六軸機器手臂,進行抓取、排列等動作;甚至結合產線、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達成自動化入庫倉儲管理等,背后都需要更大運算力支持。
像是過去視覺檢測需要先將受測產品排列整齊,或僅能進行簡單的顏色、外型判定;但在技術精進下,視覺結合手臂,不但可借由3D視覺取放應用,快速識別物件在3D空間中的位置與狀態,還可借由機械手臂抓取,置于正確位置,可檢測的圖像更多樣、精細,識別速度也更快。
除了更智能、效率更高,如何讓現場作業員工更方便地下達協作指令,或是借由AI協助訓練等,也都是業者努力的方向。
過往以技術領先為訴求、強調嘗試性應用的解決方案,近年也都逐漸落地。像是Epson結合頭戴式裝置的AR線上協作訓練解決方案,據了解,已導入制造業者在國內的廠區。
至于西門子(Siemens)、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等已在自動化領域耕耘多年的國際級業者,除各式解決方案外,更因應凈零減排等趨勢,整合能源管理與自動化解決方案,在自動化、數碼化發展過程中,一次性建立能源管理解決方案。
華碩、宇瞻等資通訊業者,因擁有高度自動化需求,也有豐富的實際產線應用經驗,都透過智能物聯網(AIoT)概念,將觸角由自家產線延伸到市場,推出適用于不同產線的檢測設備。
宇瞻表示,投入自動檢測設備發展,主要是順應客戶需求,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游允彤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6900-0.html機械手臂不再千篇一律 工業自動化市場凝聚新趨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