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上半年車市價格和需求的混亂,國內車用芯片需求從第2季開始才慢慢回溫,下半年回穩之后,本來預計有望逐季成長,不過IC設計業者透露,國內車用芯片頂多是回穩,下半年成長動能還是相對受限。
主要是整體國內車市狀況還是有不確定性,即便國內電動車發展速度較多數市場快,但需求起伏確實也比日韓、歐美等地車廠更大一些。相關業者認為,國內車用芯片可能要等到2024年,才會有比較明確的成長表現。
國內車廠近日外銷數字比內銷更加亮眼,反映國內本地總體經濟狀況不佳,尤其近日國內房地產業者連環爆出債務問題,儼然就像金融危機的前萬億,消費信心自然維持低迷。
一些關鍵的海外市場,包括被全球車廠斷供的俄羅斯,及新興市場國家包括東南亞、非洲等地,對國內汽車購買力道還算不錯,讓國內汽車出口數字甚至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的前段班。
國內車用芯片在2023年上半陷入庫存去化的泥淖中,最主要是車市陷入嚴重的價格競爭,砍價倒貨的動作,甚至一路延伸到歐洲市場。
對此IC設計業者坦言,即便到現在,國內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還是有所謂的砍價壓力存在,一方面來自Tesla持續殺價搶市,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內車市疲軟,車廠有一定的庫存去化壓力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往高度講求計劃生產的車用供應鏈,也開始出現用短單急單來補貨的狀況,需求能見度變得和消費性產品一樣。
熟悉車用芯片人士指出,現在車用芯片前景確實不好判斷,客戶對訂單的把握度大幅降低,2023年整體車用供應鏈仍未恢復至疫情前,還有一些先前累積的整車訂單可以支撐芯片需求。
但積累訂單消化逐步進入尾聲,車廠原先期待實際需求和生產能夠重新對齊,對生產計劃的制定會比較方便。但多數車廠都看不清市場需求會怎么走,普遍認為2024年車市可能還是一片混沌,甚至已有IC設計業者預估,2024年需求還是得保守看待。
然仍有樂觀的意見認為,車用芯片會因為規格和總量的需求雙重提升,抵消汽車總銷售量疲軟的效應。
如臺系IC設計業者奇景、瑞昱等,目前看車用中長期前景還是非常樂觀,國內PMIC業者矽力也樂觀看待國內電動車需求持續成長,對車用業務帶來長期成長動能。
責任編輯:朱原弘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6899-0.html國內車用芯片需求回穩 仍保守看2024需求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