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初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大行其道以來,AI技術發展便受到各界關注,尤其是科技領域。然而,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功能不斷強大,產、學、政界也開始出現監管AI發展必要性的聲音。在這個背景下,AI聯盟的成立以及其關于AI發展理念的爭論,成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焦點。
一方面,Meta Platform與IBM攜手推動成立名為“AI聯盟”的新組織,倡導開放、安全、負責任的AI技術。這顯然與競爭對手Google、微軟(Microsoft)和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封閉式技術理念有所分歧。
根據The Hindu的報導,分屬開放、封閉兩個陣營的人對于是否應該以基礎技術可被廣泛使用的方式來建置AI存在分歧。其中,安全性是爭論核心,另一大分歧則是誰將因AI技術進步而受益。
負責IBM研究部門的副總裁Dario Gil表示,開源支持者提倡的是“非專有且封閉”的方式,不是一個只有少數人知道、被封鎖起來的東西。然而,開源并不意味著完全無限制的免費使用和修改,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開源協議和規范。
另一方面,盡管公司名為OpenAI,但實際上該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和圖像生成器DALL-E背后的AI系統卻是封閉的。OpenAI科學長暨聯合創始人Ilya Sutskever曾于4月時坦言,針對開源系統,存在短期和商業激勵,但同時也有著長期隱憂,主要涉及AI系統潛在的強大能力,一旦開放使用將帶來巨大風險。
Sutskever認為開源在許多技術層面確實很棒,但涉及AI就有所不同,因為有可能會落入壞人之手。除了風險之外,開源AI系統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平衡短期商業激勵和長期利益。如果一個AI模型在短期內無法帶來商業價值,那么開源可能會降低開發者的積極性。
關于AI技術發展是否可采用開源方式的優缺點,已經出現愈來愈多的辯論。在這個問題上,不同陣營持有不同的觀點。然而,無論最終采取何種方式發展AI技術,都需要考慮到安全性、商業激勵以及長期利益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同時,也需要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交流平臺和合作機制來促進AI技術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40528-0.htmlAI聯盟分歧:開放與封閉之爭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SK海力士調整領導陣型迎接AI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