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供應鏈積極布局未來車應用領域,從電動載具到氫能載具等新興市場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院長佘日新指出,電動車將是未來產業的關鍵。國際間正積極推動電動車供應鏈的發展,其中特斯拉作為標桿性廠商,近期不斷下調價格。預計未來電動車與氫能車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
對于生態系的構建,亞洲開發銀行資深交通研究員Shuji Kimura強調,未來車生態系不僅涉及整車廠,還涵蓋了許多環節和供應鏈,甚至能源政策的走向與支持也至關重要。
近年來,各國紛紛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推動電動車與氫能車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氫豐綠能副總經理林明憲認為,特斯拉的崛起給傳統車廠帶來了巨大威脅。中國臺灣在電動車產業發展,包括電池電控等方面,相較于國際速度相對較慢。然而,在氫能車市場不斷看漲的趨勢下,中國臺灣企業可從燃料電池市場切入。他預測,未來電動車將逐漸應用燃料電池技術,電池電動車與燃料電池車將共同發展。
佘日新進一步指出,目前電動車的電池大多集成在車身底盤上,而燃料電池與普通電池設計存在較大差異。例如,豐田已經推出了多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日本車廠正在積極轉向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研發與生產。
在各國相繼推出氫能發展政策的背景下,日韓等國際車廠也紛紛投入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開發。Shuji Kimura表示,他們團隊正在尋求支持以推動相關技術的發展。盡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仍需要額外的補貼或獎勵措施來推動產業發展。
林明憲認為,要擴大整個供應鏈的生態系,關鍵在于將整個供應鏈貫穿在一起。其中最核心的是氫的來源。只有獲取廉價的氫,才能實現整個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以美國為例,政府積極資助企業生產綠氫,并計劃到2030年實現年產約900萬噸氫能的目標。他強調,中國臺灣的能源政策必須大力推動氫能發展,才能幫助企業實現永續經營。尤其對于中國臺灣的大多數外銷型企業而言,后續的碳排查、ESG等都與能源產業發展息息相關。降低成本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27521-0.html電動車與燃料電池車共創未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印度半導體計劃穩步推進,臺廠迎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