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經過這幾天的深入研究,我發現了華為 HDC2024 上很少提及卻很重要的一件事—— HarmonyOS NEXT 在數據管理上變了!
簡單來說,就是 HarmonyOS NEXT 重寫了文件服務框架,推出全新分布式智能數據底座。
基于這個新的數據底座,云空間將成為鴻蒙數據中樞。
這讓數據更安全可控,同時手機端云空間的利用率也能得到提升。
這樣說可能大家不太理解,我舉個例子吧。
用戶在小紅書上選一張照片發動態,在以前只能是系統給小紅書一整個讀寫的權限,好比給一把鑰匙,應用就能看到全部內容。
而在 HarmonyOS NEXT 上,系統不會再開放一個完整的權限,而是在用戶單次授權下,小紅書自己 “ 說 ” 要哪一張,系統再讓文件服務框架中的照片選擇器( photo picker )去把這張照片找出來給到小紅書。
這樣的數據管理方式,相當于在數據和 APP 之間,增加了一個類似于管家和保安的角色,杜絕了萬一第三方不老實,通過偷摸訪問這些數據來獲取我們隱私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么說數據變得更加安全可控了。那云空間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升,這一點又該怎么理解呢?
是這樣的,HarmonyOS NEXT 做了一個大動作——就是把云空間下沉到系統層,進而把端、云存儲空間合二為一,讓云空間在數據管理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信大家現在都習慣了用 “ 云服務 ” 來存文件、存照片。文件、照片存上網盤后,把本地的刪掉,手機內存能輕松不少。但再想拿以前的照片發個微信、朋友圈什么的,就沒法直接選擇到了,除非你把文件又重新下回來。
但現場華為的專家跟我講,以后 HarmonyOS NEXT 上,云空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有了新的數據訪問規則后,云空間就能做到端、云數據一把抓,統一調度、統一管理。
除此之外, HarmonyOS NEXT 還升級了 “ 優化設備存儲空間 ” 這個體驗。
大家估計都糾結過自己應該買多大存儲的手機吧,前幾年還覺得 256GB 的就行了,買了 256GB 發現 512GB 才夠,買了 512GB 之后又后悔沒買 1TB 。
不光是 “ 小而美 ” 占空間,其實這幾年手機相機突飛猛進,底大像素高、視頻拍的又順手,這些也都是 “ 內存殺手 ” 。
托尼之前也偶爾會用到系統自帶的 “ 釋放本地存儲空間 ” 功能,想起來就點進去,手動定期釋放空間,挪一部分的數據上云,后面就犯懶了,導致我手機經常滿了再折騰。
然而在 HarmonyOS NEXT 里,這一整套流程升級成了一個系統開關。
只要你開啟 ” 優化設備存儲空間 ” ,系統就會自動根據手機空間余量、當前使用習慣、手機功耗等綜合因素選擇優空間釋放方案,像極了一個全自動化的收納師。
比如它其中一個策略是,手機空間快滿了,就會自動把一部分早期且使用率極低的圖片搬運至云空間,很合理好吧。
再加上我們剛才也說了,現在 HarmonyOS NEXT 里能做到調取云空間的文件與本地一致的體驗。
所以,哪怕是在云端的圖片,我們在發小紅書筆記時,也能通過系統的圖片選擇器直接調用。
對了,為了節省你的流量費,華為的策略是:圖片在用戶確定選中使用后,才會下載下來。
而且華為因為有專門的網絡優化模塊,保證下載速度,盡量讓云端和本地的數據在調取速度上沒有體感上的差別。
這么一套邏輯下來,既保住了我們手機空間,又能有絲滑體驗,完美闡釋了什么叫 “ 既要又要 ” 。
托尼在現場聽完這些描述之后,還是很興奮的,心想這也太方便了,不但能把云端空間當成手機自己的空間用,就連清理手機空間這個操作都省了,不用再對著手機管家糾結這個文件云端是不是有備份、刪了之后還能不能找回來。
但細想又忍不住擔憂:這樣對于用戶而言確實是會更方便的。但是站在應用開發者的角度看,這些改動帶來不小的工作量,開發者們會不會直接被勸退了?
面對這樣的擔憂,華為專家跟我講,完全不必擔心。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也給開發者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比如選擇相片和文件的時候,因為是系統統一提供相冊和文件選擇器,所以應用可以選擇直接調取系統的文件服務框架接口,不用自己再考慮怎么呈現相冊畫面和選擇邏輯之類的,省心多了。
對于云空間的寫入開發,則比以前更省事兒了。
以前安卓的開發者們想要讓自己的應用把數據傳到云端去,就必須自己在代碼里植入一個叫 “ 同步 SDK ” 的部件。
也就是說,以前要想用華為自帶的同步服務,光靠系統還不夠,還得自己修一座連接云空間的橋。
這不但要求開發者對同步 SDK 非常熟悉,而且光看描述也能看出來,按照這一套邏輯寫出來之后,代碼的執行效率也會非常低。
只是同步個文件而已,就要走這么曲折的路。
現在云空間直接幫你把這個活給干了,每個獨立 APP只需要接入系統,就能直接調用同步服務,再也不需要單獨開發了。只要把數據和系統對接上,就能用云空間這個傳送帶,直接數據上云。
開發者們只需要將數據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處理好,剩下就交給系統就可以了。
而且不單是端云同步,像是什么共享剪貼板、拖拽、系統分享等等這些涉及到跨應用、跨設備的功能,也不需要開發者再去重復適配,只要跟文件服務框架說一聲就可以了,它都會處理好。
當時 HDC 現場華為專家跟我說,就這一項端云一體化的設計,能給第三方開發者們節省 90% 的代碼量。
聊了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數據管理體系這類比較晦澀難懂、離普通用戶比較遠的底層概念,終也會通過云空間這樣的上層功能影響到了用戶的實際體驗。
云空間甚至因為與 HarmonyOS NEXT 數據管理體系有了更緊密的聯系,在數據管理上獲得了更多的可能性,成為鴻蒙數據中樞。
包括我們之前跟大家聊過的 HarmonyOS NEXT 上的 AI 、全場景互聯,這些優秀的體驗都需要出色的系統設計邏輯支撐。
這個道理其實廠商們都懂,也經常在各種場合提起。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真正開始做的時候,是從體驗和功能側著手,往后再逐步優化底層的邏輯;還是直接從底層出發,設計好統一的系統底層邏輯之后,再去適配各種各樣的功能和應用。
很明顯 HarmonyOS NEXT 選擇的是后者,作為一個全新的系統,選擇這樣的思路無疑是極具前瞻性的,當然也意味著要克服更多的困難。
好在從目前的成果來看, HarmonyOS NEXT 算是開了個好頭。
技術上,華為憑借多年的安卓二次開發經驗,對于系統設計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展現出了敏銳的覺察力,及時規避了不少安卓系統上累積多年的弊端。
至于怎么讓更多的開發者快速接受的問題,除了我們今天講的, HarmonyOS NEXT 能從應用開發者手里,主動接過一部分的開發工作之外, HDC 上提到的與伙伴共建 “ 樣板間 ” ,也體現了華為在降低開發者適應難度上的努力。
那后續已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華為,能不能看到巨人一路走來踩過的坑,在自己成為巨人的路上避開這些坑,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6640-0.html原生鴻蒙還有驚喜:這下手機空間有救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