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2025年,水產飼料行業在存塘魚量減少、極端天氣頻發及養殖周期后移等多重壓力下整體承壓,市場需求普遍趨冷。然而,廣東粵海飼料集團(簡稱“粵海飼料”,股票代碼:001313)于近期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卻逆勢傳來捷報。
預告顯示,上半年粵海飼料銷量同比增長11.4%。尤為關鍵的是,公司在一季度虧損2467萬元后,成功于二季度強勢反彈,實現半年度整體扭虧為盈,一舉創下上市以來最佳的半年度經營業績。
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背后,究竟是困境反轉的信號,還是高質量增長新階段的開啟?為此,筆者與粵海飼料董事長鄭石軒先生進行了交流,探尋這份半年報背后的戰略邏輯、業務亮點以及對未來的深遠謀劃。
▲鄭石軒
1.高質量增長
東東:上半年的業績預告顯示粵海量利雙增,也是上市以來半年度首次,您怎么看待這份成績單的價值和意義,能否解讀為粵海已經從低谷跨越?
鄭石軒:可以這么理解。由于存塘魚量減少,疊加極端天氣以及養殖季節后移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很多市場的飼料需求下降。粵海的飼料銷量能夠逆勢同比增長11.4%,我還是很欣慰。而且,增長呈現逐月向好的趨勢。因此,正常情況下我們下半年還會獲得更大的銷量增長。
同時,上半年的增長也是高質量的增長,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優質客戶的開發大幅度增加,新客戶銷量占比大幅提升;第二,資金授信管理更加完善和規范,回收更可控,回收率提高;第三,在甲魚料、鰻魚料、冷水魚料等新品市場的開拓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第四,產品質量和穩定性表現更加亮眼,即使有點問題也能夠被很快發現和及時處理,年初定下的“生長速度提升10%、飼料系數降低10%、損耗降低50%”的質量目標正在逐步得到印證,市場口碑得到較大提升;第五,集團化管理更系統和標準化,崗位工作有了標準,管控有了抓手,很好地提振了員工的積極性,做事更有章法;第六,每家基地公司都有四五個支柱型的產品,增長更可持續和穩健,而不是靠一兩個品種來獲得增量。
東東:您說資金授信管理更加規范,聽說生魚料市場粵海的資金投放力度還是比較大?
鄭石軒:上半年受天氣、價格的影響,養殖戶的投喂積極性下降,使得珠三角的生魚料容量有所下滑,但粵海生魚料的銷量有了不錯增長,而且資金回收更好!這主要來自于產品質量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發展了很多優質生魚大客戶。
其實,今年粵海生魚料的經營策略以穩為主,沒有主動出招去搶市場;而是以產品質量取勝,在資金管控上比以前更嚴格,然后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拿來發展蝦料、加州鱸料、黃顙魚料等品種。
2.經營持續向好
東東:一季度粵海尚虧損2467萬元,但半年度業績預告已經扭虧為盈,是什么促成了二季度的強勢反彈?
鄭石軒:水產料的需求特點是二季度比一季度大,而且我們銷量呈逐月向好的趨勢,所以二季度的銷量多于一季度,營收、利潤也會好于一季度。特別是,資金回收向好,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大幅減少,對凈利潤的影響也大幅降低。
東東:今年業績向好,您對未來三年有什么設想?
鄭石軒:第一,粵海的管理要實現系統化、標準化。每個崗位、流程做什么、達到什么指標要形成標準,并做好記錄匯入管理系統由AI分析、比較和評估,使員工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降低差錯率,即使出了問題,也能及時發現和糾偏。
第二,通過系統化的管理及技術上的突破,公司“三高三低”技術戰略和“四重保障”質量體系將得到體系化的支撐和保障,有利于我們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更好地助力客戶實現低成本養好魚蝦。
第三,穩定增長是粵海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尤其在各方面的配合和系統保障下,不可能也不允許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
第四,應收賬款將得到有效控制,大額度的信用減值損失計提不可能再出現,粵海將實現利潤的相對穩定增長。
第五,當管理能力提升、業績穩步增長后,粵海將利用上市平臺進行大力度的并購。過去我們對并購非常慎重,也是擔心實力不強、體量不夠、基礎沒打牢時的并購風險,一旦出現什么問題,可能面臨雙輸的結局。
我們要求并購一定是1+1>2的效果,不單單體現在并購后的體量規模增加,更要粵海有能力去賦能標的公司、提升其經營質量,幫助對方實現更好的業績和可持續增長。簡單來說,我們要具備避坑和承受風險的能力,以及較強的管理能力后,才會去大力謀求并購這種外源性的增長。
3.蝦料成最大亮點
東東:過去幾年,感覺粵海作為蝦料頭部企業,有些錯過了蝦料市場變化所帶來的機會,目前有沒什么改觀?
鄭石軒:國內尤其高位池模式為代表的蝦料,粵海曾經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我們做得比較早,也做得比較好。確實2020年以來,我們在蝦料上失去了一些機會。一個是小棚蝦模式,短短幾年在華東乃至全國各地發展非常迅猛。而小棚蝦的園區控料發展模式,需要企業有較多的資金投放,粵海由于要籌劃上市,沒法在小棚蝦園區的開發上有過多投入,只能望棚興嘆!
另一個是福建高位池養蝦,對體色、誘食性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們沒有及時調整好技術方向,堅持以料比、長速作為產品的主要優勢來定位,在體色、誘食性上沒有去加強,導致在這片重要的蝦料市場上,也慢慢變得落后了。
從2022年開始,我們對技術體系進行了大力改革。應該說,我們通過大規模研發,既保持長速和料比的優勢,也能在誘食、體色上獲得突破,更在健康、減少損耗上的表現特別亮眼,市場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近兩三年,我們一方面積極發展小棚蝦料園區;另一方面在高位池模式上將誘食性和體色的短板拉上來,在土塘模式上我們推高推優,提高產量和成活率。今年我們的蝦料增長可能達到30%以上,是增量貢獻的核心板塊。
東東:上半年全國的蝦料應該掉了,粵海為什么能取得這么大的增幅?
鄭石軒:現在養蝦業跟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行情好時,養殖戶對成本不太計較,哪個飼料廠的政策好、支持力度大,就用誰的,反正養出來都能賺錢;現在蝦價回歸,養殖端就需要精打細算,對飼料的質量會更加在意,否則就不是賺多少而是賺與虧的問題。
粵海主張“三高三低”的技術路線,在產品上突出低蛋白高質量、低料比高長速、低損耗高健康等特點。養殖戶使用后的成本就能比別人低、成功率比別人高,在行情低迷的市場環境中,相對更容易獲得盈利,對粵海的蝦料也就有了更高的評價。
4.進入第一梯隊
東東:下半年,越南粵海、安徽粵海兩個新基地都要投產了。現在競爭這么激烈,新廠運營會不會壓力很大?
鄭石軒:越南市場、華東市場的容量都很大,足以容納我們幾個基地來做。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做就可以了,沒指望也不期待一蹴而就。
東東:上半年,粵海提供了比較多的招聘崗位。在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技術、營銷、管理)方面,粵海有哪些具吸引力的舉措?
鄭石軒:第一,一定要給優秀人才提供發展的平臺。粵海在國內的水產料核心市場都有布局,各基地生產的品種也比較齊全。因此,無論技術、銷售還是管理,我們都能夠提供相應的崗位。同時,粵海盡管成立時間超過30年,但現在正處于新的發展階段,未來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帶給優秀人才更大的機會。
第二,提供各項強力的配套支持。現在,粵海的種苗質量已在行業前列,種苗場的布局也是全國性的;粵海的動保品類也比較齊全,效果也是杠杠的;加上飼料各品種的質量領先,客戶粘性強,而且政策支持力度大。業務團隊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去開發、去增量,讓產品為客戶帶去更好的效益,這樣業務團隊做起事來就更有認同感,也更容易拿到銷量和績效。要是產品不好,團隊總是接到客戶的投訴,肯定沒有什么積極性。
第三,在薪酬、費用的設計上有保障,向行業主流水平看齊,免除業務團隊的后顧之憂。同時,績效激勵不低于行業主流水平,以及優秀員工還能享受股權激勵。整體上,讓大家有更多的盼頭。
東東:探討一個問題,個人覺得腰部的企業由于要追求規模,與頭部企業的發展路徑一致,未來承受的競爭壓力反而大于地方企業。不知道您怎么看?
鄭石軒:這是對的。頭部上市企業利用規模、系統、資金優勢,更容易把銷量做上去;地方企業則有更大的靈活性或更低的成本,一個人做幾個人的活;腰部的企業不大不小而五臟俱全,需要分工明確使得各項費用比較高,但體量規模又不如頭部企業那么有優勢,所以單噸費用較高。遇到市場比較艱難的時候,腰部企業往往更容易掉量。
對于粵海而言,我們必須盡快把規模做上去,今年起碼要上百萬噸。如果進不了第一梯隊,往后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同時,我們也要把內部運營效率提起來,各項指標至少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并進行有效的成本管控,把錢花在刀刃上——該花的錢多少都樂意花,不該花的錢一塊錢也不能花。
更重要的是,粵海必須把技術優勢凸顯出來,做到行業領先。只有讓養殖戶實實在在低成本養好魚蝦,我們才能獲得持續性、穩定性大增長的驅動力,才能實現自身的跨越。(文/數說水產唐東東)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0-177903-0.html半年扭虧!粵海飼料已大步跨出低谷?鄭石軒:是的,而且增長是高質量、可持續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