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是科技發展的源動力。從首次破解 DNA 雙螺旋結構到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成功實施,從石器時代、蒸汽時代到如今的信息時代,正是一次次的創新不斷推動著人類文明向前的進步與發展。近日,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雜志之一&mdas
發布時間:2023-08-24
-
作者:Gawaine編輯:黃曉軍
一條街上開三四家店,還能每家都賺錢,聽起來不太現實的事情,大參林藥房做到了。作為華南地區醫藥零售冠軍,大參林連鎖藥店在廣東本土屬于家喻戶曉的龍頭企業。2021年,大參林營收167億,為同期上市藥企
發布時間:2023-08-24
-
創新藥的研究,繞不開百濟神州(HK:06160)。百濟神州旗下核心產品澤布替尼(百悅澤),歷時4年,贏下了與伊布替尼的“頭對頭”試驗,在嚴苛的美國市場獲得了認可。反映在業績上,百濟神州預計2022年百悅澤將在美國市場收
發布時間:2023-08-24
-
2022 年 4 月,來自加州的生物技術公司 Retro Biosciences(以下簡稱 “Retro”)宣布獲得 1.8 億美元的初始資金,但并未公布投資者。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包括清華大學首任藥學院院長丁勝。近日,據《麻省理工科技評
發布時間:2023-08-24
-
近日,備受關注的國內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發布了公司最新的2022年三季財報。根據財報數據顯示,邁瑞醫療在去年三季度實現了近232億元營收,同比增長超過20%。歸母凈利潤超過81億元,同比增幅超21%。可以看出,在財報成績上,邁
發布時間:2023-08-24
-
在之前微創機器人的文章中我們有講,微創的腹腔內窺鏡手術機器人是國產第二個獲批的,那么第一個獲批的是誰呢?答案是威高股份,雖然威高的機器人不如微創的好,這點從機器臂的數量就能看出,前者三只手,后者四只手,不過上市時間好
發布時間:2023-08-24
-
當前寵物醫療行業的玩家們過得并不如意!不怕人生病,就怕“毛孩子”生病。據悉,在北京三甲醫院人做一次過敏原篩查,費用大約800元。但如果貓狗在寵物醫院做一次類似的檢查,需要花費至少5000元,動輒數千甚至上萬元
發布時間:2023-08-24
-
撰文/ 黎炫岐編輯/ 陳鄧新“15分鐘輕松變美”、“半小時構筑肌膚年輕屏障”、“從此不再垮臉”……后疫情時代,伴隨著人們逐漸摘下口罩,“顏值經濟”不斷升溫,這些
發布時間:2023-08-24
-
作者:永光引言: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8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9.8%。這意味著,距離我國整體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僅差0.2個百分點,也意味著,每五個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 人工智能一直在養老上很有存在感。智能家居
發布時間:2023-08-24
-
北京時間3月13日下午,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醫生,1833.HK)發布了經審計的2022年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平安健康2022年營收為61.6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的73.3億減少了16%。同時由于成本和費用端都明顯收窄,因此報告
發布時間:2023-08-24
-
作者:曹雙濤編輯:楊博丞“我從13周歲開始整容,至今已有五六年時間,期間整容項目包括鼻綜合,眼綜合,唇綜合,大腿環吸,脂肪填充等等,累計花費400多萬。”這是00后女生周楚娜在國內某檔節目中的自述。熱衷于整容的00后
發布時間:2023-08-24
-
近日,銀河證券發布研報表示,醫藥工業品集采持續推進,仿制藥集采對行業的影響或已接近尾聲。 根據這份報告,國家醫保局目標是實現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合計達450個,前七批國采已經近三百個品種,加上各省集采、省際聯盟等,預計
發布時間:2023-08-24
-
本文要點1.NMN定義:為β-煙酰胺單核苷酸,是人體內固有的物質。NMN屬于維生素b族衍生物范疇,其廣泛參與人體多項生化反應,與免疫、代謝息息相關。2.功能發掘:NMN可在衰老前延緩因衰老而引起的疾病,對于90后、80后等人群
發布時間:2023-08-24
-
作者:陳平安今年“315”晚會,醫美行業再次被點名,從去年的玻尿酸致腦梗到今年的美容針劑亂象,究竟誰又中槍了?有人為美貌費心費力,堪比做苦役、服勞役。而有人卻投入2億研發,成為千億“醫美茅”,毛利率高
發布時間:2023-08-24
-
兩會剛剛落幕,但重點議題依然余音繞梁。其中,大健康、互聯網醫療等行業依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工作報告中更特別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等議題。
發布時間:2023-08-24
-
總部位于加州的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成立于 1983 年,倒閉前是美國第 16 大商業銀行,還在加拿大、中國、丹麥、德國、愛爾蘭、以色列、瑞典和英國開展業務。根據財務報表,該銀行的資產(包括貸款)從 2019 年底的 7
發布時間:2023-08-24
-
又是一年“315”。日前,市場監管總局披露了過往一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呈現的十大特點,以及相關最新數據。1310.38萬件的投訴中,有關部門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19億元。巨額數字背后,有舌尖上的痛點,大健康產品的
發布時間:2023-08-24
-
自 1891 年被譽為“免疫療法之父”的 William Coley 首次嘗試利用免疫系統進行腫瘤治療以來,免疫療法在癌癥治療研究中備受關注。近日,生物技術行業媒體 Labiotech.eu 盤點了 2023 年值得關注的 10 家免疫療
發布時間:2023-08-24
-
去年 12 月,OpenAI 旗下推出的 ChatGPT 火爆出圈,成為一款“現象級”的 AI 產品,從寫郵件、做食譜、寫詩歌、寫出較高水平的代碼再到拿到谷歌 L3 工程師 offer......時隔 3 個月后,OpenAI 推出了多模態預訓練大
發布時間:2023-08-24
-
后疫情時代,全民健康意識逐步提升,大健康行業迎來新動能、新變局。而在變局之中,企業要把牢發展主動權,才能抓住機遇創造增量。去年的這個時候,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表示,湯臣倍健要用八年時間,初步完成向強科技型企業的轉型
發布時間:2023-08-24
-
作者|黃小藝編輯|劉雨琦“互聯網醫療費用能否納入醫保?”隨著這個大眾最關心的問題靴子落地,政策驅動也將互聯網醫療帶入下一個階段。近期,國家醫保局回復有關“將互聯網遠程會診遠程診斷費用納入醫保結算
發布時間:2023-08-24
-
“疫苗之王”智飛生物,失速了。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智飛生物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26.15%,過去多年的高成長正式終結。放眼整個疫苗江湖,智飛生物和其掌門人蔣仁生都是獨特的存在。他另辟蹊徑,在極為注重研發和技術
發布時間:2023-08-24
-
微球作為一種新型制劑,將藥物包埋或吸附在聚合物分子表面,實現藥物緩慢釋放,延長藥物半衰期。微球制劑指將藥物溶解或分散于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中所形成的微小球體或類球體,粒徑一般在1-250μm范圍內。微球將藥物包埋
發布時間:2023-08-24
-
3月22日,京東健康2022財年年報如期出爐。在放開疫情管控后,互聯網醫藥平臺問診、購藥需求暴漲,許多機構也希望京東健康拿出一份亮眼的財報。而最終公布的數據,似乎比外界預期還要樂觀:營收、利潤雙雙大漲,用戶規模也保持增
發布時間:2023-08-24
-
記者丨寧曉敏 滑雪冠軍谷愛凌、乒乓球冠軍馬龍、游泳冠軍汪順,齊聚于湯臣倍健(300146.SZ),如此豪華陣容,給人“倍健”力量。不過,在市場看來,湯臣倍健自身要多吃點“湯臣倍健”。剛剛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
發布時間: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