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OpenAI公司CEO山姆·奧特曼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長文,預言超級人工智能(ASI)將在“幾千天內”降臨。這一預測比許多先前專家預估的五年時限更為樂觀,標志著人工智能發展步入新紀元。
ASI,即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具備遠超人類智慧的學習與創造能力,能夠解析并生成任何數據分布的底層規則。隨著ASI概念的興起,與數據緊密相關的商業智能(BI)工具正加速進化,以適應AI對數據處理的更高要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到2029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將超過30億美元,未來五年市場年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約20%。然而,盡管BI價值被廣泛認可,但其長期面臨的“產品力”挑戰不容忽視,如專業門檻高導致用戶覆蓋度不足,以及輸出能力受限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AI,尤其是大模型的快速發展,為BI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智能BI,以聊天式BI為主要表現形式,正成為眾多廠商追逐的方向。微軟、思邁特等公司已將AI技術融入BI產品,推出如PowerBI Copilot、Smartbi AIChat白澤等智能分析工具,實現了數據分析的便捷與高效。
智能BI的“升級”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降低使用門檻,使業務人員能直接進行數據分析;豐富呈現形式,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數據;強化數據分析的客戶價值,提供準確的數據洞察。例如,思邁特白澤能夠通過自然語言查詢,快速給出數據異常的可能原因,顯著提升數據分析效率。
然而,AI+BI并非易事,存在多重門檻。強化產品力,大模型為BI行業帶來新的增長曲線,但也加劇了市場競爭。國內外廠商紛紛借AI+BI機遇實現彎道超車,國內廠商在信創產業背景下優勢更為凸顯。如思邁特,憑借45.7%的增速遠超同行,成為市場增長的領頭羊。
智能BI的成功實施,離不開“AI”、“BI”與“+”的有機結合。首先,大模型只是AI在BI領域的一次進階,需要長期的AI能力深耕與產品融合。其次,AI+BI本質上是AI for BI,BI能力積累是核心,包括數據模型和指標模型的建立。最后,場景實踐是后進者的挑戰,只有深入行業實踐,才能做好智能BI。
以思邁特為例,其在金融行業的市場占有率第一,得益于其13年的BI數據分析行業經驗和5000+客戶積累。智能BI不僅幫助企業從數據中獲取價值,實現數字化運營,還助力業務人員優化流程、提升客戶體驗,對企業競爭力和效率的提升具有深遠影響。
智能BI正處在AI與大模型融合的浪潮中,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推動企業決策智能化和自動化。同時,智能BI也成為一些BI企業全面提升競爭力的致勝法寶,助力個體企業甚至整個行業實現第二增長曲線。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9458-0.html大模型來襲,商業智能領域將迎來何種變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消息稱天貓精靈硬件團隊與夸克產品團隊融合,將探索 AI 眼鏡等硬件
下一篇: 李飛飛再創輝煌,新獨角獸企業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