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板塊表現強勁,特別是人工智能相關硬件投資熱度持續攀升。自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已涌現出兩只漲幅超過一倍的基金產品,同時還有多只基金同期漲幅超過九成,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個股層面,光模塊領域的龍頭企業新易盛、中際旭創和天孚通信表現尤為突出,其股價持續上漲為相關基金凈值貢獻了顯著收益。年內漲幅超過六倍的勝宏科技以及下半年股價翻倍的英維克等個股,也頻繁出現在多只業績優異的基金重倉名單中。
細分來看,以“易中天”組合為代表的光模塊板塊成為市場領漲力量。數據顯示,僅7月1日至9月中旬的兩個多月時間里,新易盛、中際旭創和天孚通信的股價漲幅分別達到175%、189%和136%。受此帶動,重倉這些個股的基金產品凈值大幅攀升,其中長安鑫瑞科技先鋒6個月定開和永贏科技智選兩只基金漲幅均超過100%,另有9只產品漲幅超過9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倉數據顯示,光模塊/光器件板塊成為重點加倉方向。具體來看,公募基金持倉股份量增加前十的個股依次為新易盛、中際旭創、長芯博創、仕佳光子、華測導航、天孚通信、永鼎股份、中天科技、德科立和燦勤科技。這些個股的強勁表現,直接推動了相關基金產品的業績提升。
對于CPO板塊的走強,機構觀點認為主要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方面,國內光模塊廠商憑借勞動力成本等優勢,在國際市場中份額持續提升,業績持續超預期;另一方面,歐美廠商逐步將生產端產能向中國轉移,國內企業迎來發展機遇。永贏基金預判,CPO技術目前處于驗證試產階段,2025-2026年將進入關鍵驗證和初步量產期,2027-2028年實現規模化量產,2029年后全面滲透。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業績領先的基金經理在投資策略上呈現明顯分化。部分基金經理選擇長期堅守相關板塊,如中航機遇領航自成立以來始終將“易中天”作為核心重倉股,年內漲幅已超過97%。而另一些基金經理則經歷了策略調整,例如財通基金金梓才在一季度因擔憂海外算力板塊風險而減持相關個股,但在二季度觀察到海外科技巨頭持續加碼AI投資后,果斷重新買入“易中天”組合,其管理產品下半年漲幅均超過九成。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永贏基金胡澤的管理中。他管理的永贏高端制造一季度持倉風格與算力股差異較大,但在二季度迅速轉向“易中天”及勝宏科技等算力相關股,抓住了市場機會。
不過,隨著個股股價大幅上漲,市場風險也在積聚。有公募人士指出,當前部分翻倍基金的重倉股市盈率已處于歷史高位,短期回調壓力不容忽視。行業輪動加快可能導致產品業績波動加劇,而基金規模快速擴張后,配置難度增加,重倉股調整空間受限,可能影響未來操作靈活性。
東吳基金陳偉斌認為,光模塊板塊中長期仍存在估值提升空間,但最猛烈的上漲階段可能已經結束,未來行情將轉入橫盤震蕩。他指出,雖然龍頭公司明年預期市盈率僅15-16倍,與40%-50%的行業增速相比仍具吸引力,但短期最暴力的拉升階段已經過去,市場需要通過橫盤消化前期獲利盤。
華寶基金鐘奇則持相對樂觀態度。他認為,盡管板塊短期漲幅較大,但未來幾年行業復合增長率預計維持高位,頭部企業業績兌現能力強,當前估值與未來增長潛力基本匹配。雖然交易擁擠度提升導致市場波動加劇,但算力板塊作為率先實現“概念-訂單-業績”全鏈條兌現的領域,其機構持倉邏輯已轉向價值成長主導,基本面預期錨定長期價值。他強調,AI驅動的高景氣周期仍將持續,光模塊板塊的長期投資價值依然顯著。
更多>同類資訊小扎談AI團隊打造:精英小團隊+頂尖人才與資源,領跑技術創新前沿09-21周伯文“AI4S浦江論壇六問”:AI拓展邊界,人類心靈引領科學探索新航向09-21清華教授孫富春:具身智能如何讓機器人從“工具”進化為“生命體”09-21具身智能關鍵何在?清華教授:如全紅嬋十年苦練,在交互中“發育”成長09-212025浦江創新論壇:周伯文稱AI在科學交叉融合等潛力未被充分認知09-21姚期智談量子人工智能:中國量子實驗室領先,AI賦能前景廣闊09-212025浦江創新論壇:青年科研者勇闖“無人區”,跨越“死亡之谷”尋新路09-21東土科技攜手海光信息,NewPre 310XC系列智能控制器助力國產替代09-21全國科普月:吳家睿談復雜科學時代 倡導用復雜性思維應對未來09-21優必選與云智匯科技達成合作,共推人形機器人研發落地及全球市場拓展09-21OpenAI CEO奧特曼:AI重構職場,編程客服首當其沖,部分崗位仍需人類09-21上海發布人形機器人數據集標準與“浦江X”平臺,加速產業規模化落地據了解,這套標準體系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下,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牽頭聯合19家產學研機構,內容涵蓋人形機器人數據集分類與編碼、人形機器人數據集數據標注規范、人形機器人數據質量評價…09-21清華孫富春教授:具身智能時代,機器人如何“發育”成“生命體”?孫富春認為,機器人也需要在與環境的持續交互中,讓“感知”與“行為”共同“發育”,構建起對物理世界的深刻理解——即“世界模型”。 孫教授展望,未來具身智能的發展需聚焦四大要素:本體技術(尤其是人形)、世界模型(…09-21百度AI:從技術深耕到生態構建,中國AI的“多邊形”領航者崛起09-21鴻蒙5 AI全場景能力升級:“天工計劃”十億助力,共建AI驅動新生態09-21點擊查看更多 +全站最新
領途微型車慕尼黑車展登場:以性價比與智能,開啟歐洲市場新征程
12.28萬元起售!iCAR V23S攜119項升級登場,6處專屬標識彰顯運動本色
新款蓮花EMEYA與ELETRE上市,配置升級,多重權益助力購車新體驗
務實突圍高端市場,蔚來全新ES8配置怎么選?深度解析來了
復古方盒子造型+強勁動力性能 iCAR全新超級V23上市 滿足個性化需求
十萬級精品SUV新選擇!寶駿云海純電插混雙動力,續航實用空間出色熱門內容
OpenAI加速“搶人”布局硬件:從蘋果招攬超二十名工程師,首批產品或2026年底登場
北楊AI小鎮啟幕,百萬平米創新地蓄勢待發,志在引領全球AI新潮流
蘋果2025年盛事:庫克攜零售高管與粉絲齊聚第五大道,共賀iPhone 17系列發售
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提出“ACT三步走”路徑,發布9大行業智化方案
第22屆東博會AI元素亮眼:數字智能體引路 機器人炫技展風采
金陵美術館邂逅AI“在在”:劉婷婷個展開啟人類與AI情感交互新圖景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27888-0.html下半年科技板塊崛起:兩只“翻倍基”誕生,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各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