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構建具備人類思維特征的“人工腦”已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而是人工智能領域正在奮力突破的目標。這一構想的核心,在于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其神經細胞數量超過千億,與銀河系恒星總數相當;而神經細胞間的連接點“突觸”數量更是達到神經細胞的千倍,構成了一個由10的14次方個連接點組成的復雜網絡。正是這些精密的神經環路,賦予了人類感知、意識、學習、記憶以及認知的能力。然而,大腦神經環路如何發育、如何實現功能,至今仍是科學界的未解之謎。因此,腦科學被視為探索自然與人類本質的終極領域,對維護腦健康、治療復雜腦疾病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將腦科學研究推向了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度。人類大腦的工作機制具有獨特優勢,科學家們正通過研究這些機制,設計出具備強大學習和運算能力的機器與算法。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更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仍面臨重大瓶頸。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指出,現有的人工智能仍停留在“機器”層面,其能力完全依賴于人類的預設。要實現真正的智能突破,必須深入探索大腦的奧秘,讓機器具備“自我思考”的能力。
傳統的人工智能依賴大數據和計算機技術,但存在明顯缺陷。例如,人臉識別和無人駕駛技術常因大數據未覆蓋的“盲點”而出現失誤。相比之下,人類大腦在關鍵時刻總能展現出靈活應變的能力。因此,未來的智能技術必須實現人機融合,才能突破現有局限。
復旦類腦研究院成立十年來,始終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的突破口。理解大腦的結構與功能,是21世紀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之一。誰能夠揭開大腦運作的秘密,誰就能在全球智能產業革命中占據先機。研究院位于浦東張江,建筑外觀如同一把展開的“大傘”,其交錯的紋理象征著大腦的復雜網絡。在這里,馮建峰團隊的研究揭示了大腦與行為的深刻聯系:例如,前額葉和枕葉區灰質體積的減少與多動癥癥狀的加重密切相關。通過研究大腦的獎懲機制,科學家們試圖為人工智能引入類似的反饋系統,使其具備更高效的決策能力。
半個世紀前,科幻電影《未來世界》曾讓觀眾驚嘆于擁有“人腦”的機器人的強大與可怕。如今,雖然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但真正具備“思考”能力的智能體仍未出現。賦予人工智能以“人性”,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最前沿,也是復旦類腦研究院當前的核心研究方向。
更多>同類資訊
2025天津國際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展開幕 人形機器人互動成焦點09-18
華為發布智能世界2035報告,揭曉十大技術趨勢,共繪數智未來藍圖09-18
AI算力爆發式增長,AIDC產業迎挑戰機遇,共探液冷機房新路徑09-18
華為發布AIDC機房白皮書:以標準統一生態體系,助力AI算力基礎設施發展09-18
DeepSeek-R1登上《自然》封面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最新一期封面聚焦AI領域重大突破——由DeepSeek團隊研發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論文正式發表。該成果首次證實僅通過強化學習即可激發大模型推理能力,標志著全球主流大語言模型首次通過嚴格同行評審,填補了AI科研領域的關鍵空白。09-18
梁文鋒團隊DeepSeek-R1登《自然》封面,回應質疑發布安全報告成行業典范09-18
英偉達CEO黃仁勛自曝AI使用日常:多系統混用,稱其為高效“思考搭子”09-18
Meta Connect大會亮點:首款帶屏智能眼鏡登場,AI互動與運動新品同臺亮相Meta發布其首款內置屏幕的智能眼鏡,右鏡片內置屏幕,可顯示短信、視頻通話、地圖中的導航路線、向Meta的人工智能服務提問的視覺結果、照片、音樂控制以及相機的數字取景器。在此后的AI功能演示中,Meta 眼…09-18
數字賦能文化傳承: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展繪就古今交融新畫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采用了“文物+數字”的展陳形式,將裸眼3D沉浸秀和文物復刻品組合在一起,集文物觀賞、數字化美學表達為一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觀眾只需撥動展覽中的琴弦(涵蓋散、按、泛 3 種音色),…09-18
科大訊飛亮相東盟博覽會 發布多語言大模型底座及東盟版系列AI工具9 月 18 日消息,在 9 月 17 日第 22 屆中國 —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來自訊飛同傳的技術支撐,讓中文、英語、泰語、越南語、緬甸語、馬來語、印尼語同步在大屏上實時滾動翻譯。 當天下午,在…09-18
哈啰Robotaxi獲阿里戰略注資,攜手共推行業商業化規模化新進程來源:IT之家 【哈啰 Robotaxi 獲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加速商業化、規模化進程】9 月 17 日,哈啰宣布旗下 Robotaxi 業務獲得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此次投資標志著雙方將基于此前合作基礎,進一…09-18
DeepSeek-R1論文榮登Nature封面 獲權威認可 成全球首個同行評審主流大模型09-18?抖音“AI抖音求真”功能上線,AI大模型助力用戶明辨謠言真相?09-18DeepSeek-R1論文榮登《自然》封面,中國大模型研究獲國際認可09-18
哈啰Robotaxi獲阿里戰略注資,攜手推動智駕領域商業化規模化進程09-18點擊查看更多 +全站最新
2025天津國際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展開幕 人形機器人互動成焦點
華為發布智能世界2035報告,揭曉十大技術趨勢,共繪數智未來藍圖
湖南株洲迎來首個火箭研發項目,宇石空間基地開工助力航天產業新發展
羅技G趣玩日發布新品:PRO X SUPERLIGHT 2c無線鼠標,更小巧輕便滿足多元需求
AI算力爆發式增長,AIDC產業迎挑戰機遇,共探液冷機房新路徑
華為發布AIDC機房白皮書:以標準統一生態體系,助力AI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熱門內容
英偉達CEO黃仁勛自曝AI使用日常:多系統混用,稱其為高效“思考搭子”
Meta Connect大會亮點:首款帶屏智能眼鏡登場,AI互動與運動新品同臺亮相
數字賦能文化傳承: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展繪就古今交融新畫卷
科大訊飛亮相東盟博覽會 發布多語言大模型底座及東盟版系列AI工具
哈啰Robotaxi獲阿里戰略注資,攜手共推行業商業化規模化新進程
DeepSeek-R1論文榮登Nature封面 獲權威認可 成全球首個同行評審主流大模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27719-0.html探索“數字孿生腦”:解鎖大腦奧秘,引領人工智能邁向自主思考新征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