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多地汽車流通協會及商會相繼發布了針對汽車經銷商經營現狀的倡議書,揭示了經銷商們正面臨的嚴峻挑戰。四川省汽車流通協會于6月13日率先發聲,指出經銷商普遍遭遇三大難題:庫存積壓嚴重、返利回款期限不明確、銷售目標過高。這些問題導致經銷商經營壓力倍增,亟需改善。
緊隨其后,河南省汽車行業商會于6月20日也發布了緊急倡議,特別提到了省內兩大政策變動對經銷商的巨大沖擊——銀行系統高息高返汽車分期政策被叫停,以及汽車置換補貼的暫停。這些政策突變導致市場客流量急劇下滑,經銷商資金鏈斷裂風險驟增。
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則在6月24日發布的倡議書中,同樣強調了高息高返政策叫停和置換補貼暫停對車市造成的慘淡局面,呼吁主機廠減輕經銷商庫存壓力,調整考核機制,避免價格倒掛現象。
前一天,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也發出了優化返利政策、縮短返利兌現賬期的倡議,旨在解決汽車產業中存在的“內卷式”競爭問題。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隨后轉發此倡議,進一步強調了改善經銷商盈利能力的重要性,推動行業從“銷量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
從各地協會和商會的倡議中不難看出,經銷商正承受著主機廠帶來的多重壓力,包括高庫存、返利結算周期長、價格倒掛等。河南和廣東兩地受政策影響尤為嚴重,消費者購車意愿下降,銷售市場降溫,經銷商庫存壓力劇增。
據調研顯示,主機廠與經銷商之間的庫存與返利政策往往強關聯捆綁,部分品牌返利結算周期超過三個月,甚至對返利形式也加以限制,這無疑加劇了經銷商的資金鏈緊張。在行業人士看來,經銷商長期以來扮演著車企“蓄水池”的角色,承擔著巨大的資金壓力。然而,在價格戰持續不斷的情況下,經銷商進銷價格倒掛,賣得越多反而虧得越多,同時還要面對遠超承受能力的提車任務。
業內專家指出,主機廠盲目擴產壓庫,導致部分品牌庫存系數過高,經銷商資金鏈承壓嚴重。部分經銷商甚至為了返利而虛報銷量,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壓力。據湖南最大4S集團蘭天集團董事長透露,國內車市庫存壓力巨大,預計下半年將有三分之一經銷商因資金問題而調整經營或退出市場。
面對政策收緊與返利枷鎖的雙重困境,經銷商如何突圍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自去年底以來,汽車金融領域的“高息高返”模式就面臨著監管重拳,多地銀行業協會相繼發布自律公約,直指這一亂象。以河南為例,今年6月多家銀行集體發布聲明,要求杜絕汽車經銷商強制或原則性推介高傭金汽車金融產品。
“高息高返”模式曾一度是燃油車銷售的主要手段,但現在銀行采取這一金融手段,雖然能在源頭上切斷惡性競爭鏈條,但對經銷商來說卻是沉重打擊。疊加部分地區汽車補貼“斷供”的消息,車市一度引起騷動。盡管相關部門回應稱補貼政策將持續至年底,但汽車補貼對小型低端車市場的撬動作用遠大于中型高端車市場,引發行業人士擔憂。
除了政策上的“緊箍咒”,主機廠的返利政策也成為經銷商的沉重負擔。原本作為正向激勵的返利機制,在價格戰中逐漸變形,返利兌現賬期、兌現要求、兌現形式及返利使用等方面的嚴苛限制,讓經銷商倍感束縛。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的調研顯示,固定返利兌現賬期參差不齊,部分品牌長達180天,這無疑對經銷商的資金鏈構成巨大考驗。
返利兌現要求與銷售任務完成情況或提車數量等考核指標掛鉤,導致經銷商為了獲得返利而不得不參與價格戰,不計后果地提車,造成庫存積壓。而兌現形式及返利使用的限制,也削弱了經銷商資金使用的靈活性。
在當前環境下,經銷商新車銷售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賬面現金緊張,越來越依賴于車企返利、金融返傭和售后業務。然而,“高息高返”熄火,車企返利遙不可及,售后業務競爭也愈發激烈,經銷商面臨多重困境。
行業人士指出,經銷商之所以陷入越賣越虧的怪圈,是因為過度依賴廠家的返利來維持生存,而非靠自身銷售利潤。價格戰不停,經銷商就得背負更多銷售指標,用返利填補虧損,從而陷入惡性循環。去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就曾遞交報告指出,長達八個月的價格戰已使新車市場整體零售累計損失巨大。
經銷商正經歷“至暗時刻”:消費疲軟與廠家壓庫導致庫存高企,價格戰造成進銷價格嚴重倒掛,疊加融資到期壓力,資金鏈斷裂風險急劇攀升。數據顯示,整個汽車行業利潤率已跌至危險低位,價格戰讓上游供應商、主機廠到下游經銷商的利潤都被榨干。
幸運的是,官方已出手對汽車行業惡性價格競爭亮起紅燈。商務部、工信部明確表態遏制市場無序價格戰,《人民日報》等也連續發聲叫停行業內卷。隨著行業理智的聲音越來越密集,內卷式的價格戰或將迎來調整窗口,各方都在期待黎明的到來。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4171-0.html汽車經銷商生死劫:高息高返停擺,置換補貼斷供,下半年三成或出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