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中國舉行的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啟明創投的主管合伙人周志峰發表了一場引人深思的演講,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投資前景與市場發展趨勢。周志峰以其獨到的見解,為聽眾描繪了一幅2025年AI技術全面融入社會的宏偉藍圖。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深投資者,啟明創投在AI領域的布局廣泛且深入。周志峰透露,啟明創投已投資了多達14家在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具身智能模型及端到端智能駕駛模型等方面具有領導地位的企業。啟明創投還參與管理了規模龐大的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資金規模高達100億元人民幣。這些投資與管理工作為啟明創投提供了豐富的行業洞察,助力其精準把握AI行業的發展脈搏。
周志峰指出,AI市場的演進可以清晰地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設施層、模型層和應用層。在基礎設施層,啟明創投聚焦于AI芯片、云算力平臺、工具鏈、數據軟件、AI安全及訓練推理加速等關鍵技術。模型層則匯聚了眾多致力于模型創新的企業,它們或專注于構建AI時代的“發電廠”,或致力于開發對產業具有深遠影響的產品和應用。至于應用層,周志峰預測,到2025年,AI大市場中99%的企業都將屬于應用企業,它們將捕捉并創造AI技術浪潮中70%-80%的價值。
周志峰進一步強調,2025年將是AI應用全面落地的重要年份。這一判斷基于他對科技浪潮發展規律的深刻理解。他認為,每一輪科技浪潮的興起都始于底層基礎技術的突破,而性能與成本則是衡量技術成熟度的兩大核心指標。只有當這兩個指標均達到臨界點,應用才會迎來爆發式增長。他以互聯網時代為例,闡述了性能與成本如何共同推動互聯網應用的廣泛落地。
在AI領域,周志峰觀察到,近年來AI模型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OpenAI的GPT系列模型為代表,大語言模型推動了AI技術的飛速發展。然而,受限于模型智能水平和高昂的使用成本,AI應用主要集中在效率工具、聊天機器人等有限場景。但隨著新一代AI模型如o1、R1及o4等的推出,AI性能實現了跨越式提升,同時成本也呈現出每年超百倍的顯著下降趨勢。
這些進展為AI應用的全面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周志峰預測,2025年將成為AI應用從單一工具向平臺性產品轉型的關鍵節點。新一代AI模型不僅能夠完成工具性的、輔助性的任務,還能在某些領域超越人類表現,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例如,在教育領域,AI助教能夠解決個性化、低成本和高品質之間的“不可能三角”,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在社交領域,AI則能夠通過實時解析用戶行為和模糊表述,推理出用戶的深度需求,顛覆傳統的匹配方案。
周志峰還分享了啟明創投在AI領域的最新布局。在模型層,啟明創投已投資了十余個具備模型開發與創新能力的公司,并正在積極探索3D模型生成模型、語音生成模型、音樂生成模型等新興領域。在基礎設施層,周志峰認為AI領域仍有數十萬個潛在的基礎軟件市場等待開發,這也是啟明創投未來的重點布局方向之一。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2517-0.html2025年AI應用爆發前夜:啟明創投周志峰詳解AI市場演進路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