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宇航”)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標志著這家以商業航天和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的企業邁出了資本市場的重要一步。
國星宇航專注于商業衛星的研制與運營管理,致力于通過星基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自成立以來,公司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在初期階段,即從公司創立至2022年,國星宇航主要聚焦于AI有效載荷的開發,驗證在太空復雜環境下的星上AI技術應用能力。期間,公司成功發射了多顆自主或合作開發的AI有效載荷及AI應用衛星,并積累了大量的衛星遙感數據。這些數據被廣泛應用于不同行業,收獲了積極的市場反饋。
進入第二階段,即從2023年至2027年,國星宇航在AI應用衛星和市場驗證的基礎上,開始迭代與推廣以靈境引擎為代表的遙感數據自動化空間升維技術。2022年11月,公司正式推出了靈境引擎,這一創新技術將衛星遙感數據從傳統二維提升至更為先進的三維解決方案,顯著增強了星基解決方案的深度與廣度。同時,公司也加速了從AI應用衛星向AI智算衛星的轉變,截至最新可行日期,已成功開發了4顆AI智算衛星。
展望第三階段,即從2028年開始,國星宇航計劃完成并運營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AI基礎設施,并基于此提供商業化的星基解決方案與天基智算服務,進一步拓展其市場影響力。
從財務數據來看,國星宇航近年來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招股書顯示,2022年公司營收達到1.77億元,而到了2023年則躍升至5.08億元。然而,伴隨著營收的增長,公司的運營虧損和期內虧損也在逐年擴大,2023年的運營虧損和期內虧損分別為1.37億元和1.39億元。進入2024年,這一趨勢并未改變,前9個月的營收為2.37億元,同比增長顯著,但運營虧損和期內虧損也分別達到了2.11億元和2.14億元。
盡管面臨虧損壓力,但國星宇航仍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在2023年12月底和2024年12月底,公司分別完成了5.22億元和5.38億元的融資,投后估值也從41.2億元躍升至65.38億元。這一估值的增長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
在股權結構方面,IPO前,北京星融宇航、北京新時代空間、星河產業集團等股東持股比例較高。同時,盛希泰博士控制的實體、洪泰工業化、洪泰酷娛等多家機構和個人也持有公司股份,形成了多元化的股東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國星宇航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方面持續加大投入,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未來,隨著全球商業航天市場的不斷擴大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國星宇航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0234-0.html國星宇航港股之路:營收增長卻虧損加劇,估值已達65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