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奚亮10月30日報道: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把握好更新與保護的平衡,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呢?10月29日,作為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的五大主題論壇之一——“傳承歷史文脈創建科技新城”文化主題論壇在上海市奉賢區召開。
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一直是世界城市日的熱議話題之一。今年,文化主題論壇來到奉賢,一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賢文化”與“家文化”深入人心的江南水鄉;一片創新創造、投資興業、科技賦能的新興沃土。于是,今年的文化主題論壇擁有了更為鮮明的特色和主題——將科技與文化交融,讓歷史與未來“溝通”。
作為“五個新城”之一,奉賢新城近年來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生態底色厚積提質,民生福祉不斷增強。奉賢區委書記袁泉表示,奉賢區將以“三十年以后看新城也不落后”的規劃理念激活文化自信中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點燃科技自強的源頭力量,全力打造美麗宜居的活力之區,令人向往的未來之城。
聚焦論壇主題,在主旨演講環節,肖潛輝把“網紅打卡”與“城市文化名片”結合在了一起,引發了眾人的共鳴。作為新生代中的“佼佼者”,“Z世代”的人口占比約20%,但其消費占比約40%,同時,這個比例還在不斷擴大。
“得網紅打卡者得天下。”中國旅游協會智慧旅游分會會長肖潛輝提出,位于奉賢區的“上海之魚”“煥光森林”都有非常多的網紅在追捧,這些都是新生代共同的愛好,網紅打卡已經成為絕大多數新生代旅游出行的重要目的,甚至是主要目的。同時,挖掘和彰顯網紅打卡點背后的文化價值,則是一個新的命題。
“早在2003年,上海的外灘源、思南路等十五個片區,就進行了成片保護的整治試點,在整治當中實現嚴格的保護制度。”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分享了一些經典案例,他認為更新改造遵從“讓建筑可閱讀,讓文脈可延續”的原則。
作為文化與科技交融的典型一例,“元宇宙”在此次文化主題論壇中被頻繁提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委會解學芳就分享了關于文化元宇宙賦能城市文化創新的新思路,認為在元宇宙時代,如何打造文化的沉浸感,是一個關鍵點;而新的技術也給每個城市帶來了不同的文化DNA的呈現。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符湘林則就數字時代文化對科技新城建設的賦能作用發表了看法。
論壇現場還進行了《上海實踐》系列叢書發布儀式。該叢書全名《新時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是世界城市日的重要成果之一,已于前年和去年,推出兩輪、4本圖書,廣受好評。今年《上海實踐》圍繞公交都市、河湖長制、垃圾分類、城管綜合執法、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重要主題,繼續書寫生動的“上海實踐”。
“傳承與創新–新城的高質量發展‘密碼’”的圓桌論壇環節,專家學者則從文化和科技的維度,分享奉賢作為上海的五個新城之一,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經驗,并解析當下,展望未來。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0-2340-0.html元宇宙賦能城市文化創新 2023世界城市日文化主題論壇亮相奉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面向工業文旅醫療教育四大領域 元宇宙場景需求再發“英雄帖”
下一篇: 江蘇發布元宇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