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一直在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五缺”問題,即人才、水、電、土地和勞工的短缺。然而,最近的情況似乎正在緩解。
在美光(Micron)于11月6日舉辦的臺中四廠開幕典禮上,美光總裁暨CEO Sanjay Mehrotra親自到場主持。這一新投資是繼美光臺中A3廠計劃后的又一重要舉措。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聚集了世界級的公司,對上述五種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然而,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官員表示,政府已經實施了多項優化政策,以提升產業的韌性。
這些政策包括人才引進、促進就業、水資源管理、電力調度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改革。政府一直在努力滿足半導體產業對人才、水、電、土地和勞工的需求,通過優化政策來提升產業韌性。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政府將繼續努力,以奠定產業發展堅實基礎。
在人才方面,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延攬外國專業人才,并促進青年、婦女和中高齡人群的就業。在人力方面,政府通過引進外籍移工來補充勞動力,并針對產業需求強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在用水方面,政府采取了開源、節流、調度和備援等措施,以靈活運用水資源。在用電方面,政府積極開發再生能源、推動節能措施并建設新燃氣機組,以提高備轉容量率并降低空氣污染程度。在土地方面,政府通過工業區立體化更新、強化用地媒合服務以及與臺糖公司合作開發新產業園區等措施,增加產業用地供給。
經濟部官員表示,為滿足臺商回臺投資和企業投資等用地需求,政府推動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已經新增了約15.4萬平方米的樓地板面積。未來將陸續完成與臺糖合作的中埔、水上、新市及北高雄等新產業園區開發與招商,以滿足產業用地需求。在供水方面,政府通過推動再生水與海淡水的利用,落實水資源彈性調度及備援。自2017年起至今,累計每日增供197萬噸水源,相當于增加全臺18%公共享水。在供電方面,政府積極發展太陽能電、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相關產業,增加低碳天然氣、減少燃煤發電,確保供電穩定。
總體來說,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政府的優化政策正在逐步緩解“五缺”問題,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優化政策出臺,以進一步推動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繁榮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27891-0.html中國臺灣“五缺”狀況緩解,產業界期待更多優化政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電動車需求放緩,SK On暫停電池廠擴建
下一篇: 韓國電池制造商調整北美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