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華為正在積極布局電動車領域,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華為為何不直接涉足電動車整車制造。
華為采取的是與車廠合作的策略,不單打獨斗,這在其電動車布局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華為已經與至少5家車廠合作推出電動車,如與賽力斯集團合作生產的「問界M7」SUV,以及重慶長安汽車生產的「阿維塔12」和奇瑞汽車制造的「智界S7」等。這些電動車都展示了華為先進的輔助駕駛功能和智能駕駛艙。
華為的這種策略使得其在電動車領域布局進度領先于競爭對手小米。小米正在探索各種選擇,等待北京方面批準生產自己的電動車。而華為的這種合作策略也被視為一種分散投資的方式,為其在市場最終整合時能夠與盡可能多的幸存業者合作。
華為的這種策略也引發了一些質疑。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近日質疑問界自動緊急煞車系統是否足夠成熟,可以在全國內推廣。而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則表示,如果上汽與華為合作并采用華為的技術,那就相當于交出了汽車的控制權和「靈魂」。
然而,華為則希望向車廠伸出援手,協助車廠在整合中生存。如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CEO余承東于2023年6月曾指出,智能汽車時代競爭將更加激烈。長遠來看,相信與華為密切合作的制造商能夠生存下去,并成為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華為在電動車領域的策略是采用與車廠合作的方式,通過提供先進的汽車科技來提升車輛的性能和競爭力。這種策略不僅使得華為在電動車領域取得了領先的地位,同時也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25532-0.html華為涉足電動車領域,為何不直接造車?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中國臺灣車市繁榮,三陽和泰車全年業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