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碳化硅(SiC)備受重視;拜登執政時通過“301條款”對其加以保護;如今特朗普再度當選,預計還將進一步加強保護措施 。然而,美國的碳化硅制造業或許已等不及政策利好落地。近期供應鏈消息顯示,美國碳化硅企業紛紛開啟業務精簡、剝離非核心資產的行動。目前,美國具有影響力的碳化硅企業包括:行業龍頭Wolfspeed;獲得日本電裝(Denso)和三菱電機(Mitsubishi)10億美元投資、出讓25%股份的Coherent(原II - VI);收購美國杜邦(DuPont)碳化硅晶體生長業務的SK Siltron。此外,還有功率半導體IDM大廠安森美(Onsemi),通過收購GTAT實現碳化硅原材料自給;而工業、汽車領域的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TI),此前則主要聚焦氮化鎵(GaN)業務。企業相關人士透露,近年來,受中國大陸碳化硅原材料廠商低價競爭的間接影響,美國廠商的產品在性價比方面難以展現競爭優勢,加之客戶采購需求疲軟,導致其難以擺脫虧損局面。此外,碳化硅最大的應用市場——電動汽車領域,目前市場主導權掌握在中國大陸手中,美國本土市場需求規模相對有限。如今特朗普重返政壇,預計也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采取相關舉措,作為5G、AIoT、電動汽車、新能源等領域關鍵零部件的第三代半導體勢必會受到重點關注。但實際上,這些保護政策具有雙面性。美國碳化硅元件及模塊等下游制造業,由于難以獲取價格低廉的碳化硅原材料或外延片代工服務,只能使用本土成本較高的原材料,這大幅削弱了其成本競爭力,不利于產品出口,甚至使美國碳化硅產業發展面臨危機。未來,美國本土碳化硅制造企業,從原材料自給、晶圓制造到元件及模塊生產等業務,可能會陸續進行分拆或出售,迎來一輪業務精簡與減負浪潮 。亞洲企業坦言,目前對收購美國碳化硅企業興趣有限。不過,也有部分美企趁行業低谷期布局,完善碳化硅、氮化鎵功率元件產品體系,主要聚焦集成電路設計,采用委外代工模式,且產品應用以工業領域為主,因為汽車領域認證周期較長,企業大規模投入的可能性較低。業內人士指出,過去碳化硅供應短缺時期,行業充滿發展想象,但如今全球絕大多數碳化硅企業仍未實現扭虧為盈。實際上,不僅美國企業面臨困境,中國大陸多數碳化硅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也受到質疑。ZPL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ZPL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ZPL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50242-0.html等不及川普支持,美系Sic工廠瘦身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傳新凱來正尋求28億美元融資
下一篇: 中國AR/VR市場增速將領跑全球,2029年規模超105億美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