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根據 Counterpoint 新報告顯示,2025 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110%。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的強勁需求,以及其他新進入者的加入。
2025 年上半年,AI 智能眼鏡占到了智能眼鏡總出貨量的 78%,相較于 2024 年上半年的 46% 和 2024 年下半年的 66%,有了顯著提升。品牌方面,除了 Meta 之外,小米的 AI 眼鏡在全球智能眼鏡市場中成為一匹黑馬。
Meta 將推首款高清屏幕 AI 眼鏡
在 Meta(META.US)和 Ray-Ban 合作推出智能眼鏡并在全球市場大獲成功后,據彭博社報道,Meta 正加速開發熱門智能眼鏡的高端豪華版本,計劃嵌入更先進強大的 AI 大模型系統,加入手勢控制功能以及可單獨顯示照片和其他應用程序的高清屏幕。
知情人士透露,Meta 最早將于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帶高清電子屏幕的 AI 智能眼鏡,這款代號為“Hypernova”的產品,被視為 Meta 挑戰蘋果生態系統中 iPhone 及其他移動端消費電子設備在智能化消費電子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一步。
百鏡大戰趨勢明確
此前,馬克? 扎克伯格此前提出“個人超級智能”概念,他希望智能眼鏡最終能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數字入口。而帶屏幕的智能眼鏡將成為 Meta 邁向真正“增強現實(AR)+AI”智能眼鏡的又一里程碑。
事實上,智能眼鏡的產業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業內人士透露,技術瓶頸直接影響用戶體驗,而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生產的量產能力更是企業能否成功商業化的關鍵考驗。作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的有力候選,智能眼鏡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協作。
對此,中泰證券研報認為,智能眼鏡產業趨勢明確,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多廠商入局加速、產品矩陣豐富、價格帶多元,模型搭載及 AI 功能升級進度可期。未來,隨著模型升級融合和用戶功能需求擴充,AI 眼鏡的多模態需求有望加速成長,逐漸成為多場景通用的 AI 全能助手。
微美全息布局多元場景
無疑,在這一新興賽道中,產業鏈產品品牌策略各異,公開資料顯示,全息 AR 第一股微美全息(WIMI.US)專注技術算法系統優化,在全息技術、AI 視覺、空間計算技術上尋求差異化突破,陸續推出了智能眼鏡搶占大眾市場,加快讓智能眼鏡走向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當前,微美全息不斷完善底層技術支撐,為智能眼鏡提供 AR 顯示、AI 交互等核心技術模塊,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積極推動 AI 智能眼鏡在多元場景中的應用落地,通過技術研發與生態整合,可以賦能多元場景商業化落地,構建連接物理與數字世界的智能入口。
結語
曾幾時想象,戴上眼鏡就能“聽”報紙、實時翻譯、輕松完成手機支付,甚至讓視障朋友重新“看見”世界…… 如今這樣充滿溫度的科技正從科幻概念走向現實應用。可以預見,消費端到產業端的生態覆蓋,加速 AI 眼鏡的社交分享,到無線 AR 眼鏡的沉浸體驗,智能眼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進大眾的日常生活。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177836-0.html2025 全球智能眼鏡市場井噴 110%,Meta 微美全息多元場景布局解鎖端側 AI 新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