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1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在電商平臺,不少商家聲稱自家手機膜能“防藍光、護眼、抗疲勞”,還有的打出“99% 防藍光”的宣傳語,吸引消費者購買。

從報道獲悉,總臺記者從多個商家處購買了 9 款宣稱防藍光的手機膜,價格從 9.8 元到 140 元不等,通過對比測試,有 4 款阻隔率在 0.1% 到 16.4% 之間。目前,行業普遍將短波藍光阻隔率大于 20% 作為基礎技術指標。個別產品的藍光阻隔效果,和家用保鮮膜差不多。
針對部分商家宣稱手機膜防藍光效果達到 99%,甚至 100% 的說法,專家提示,藍光是屏幕顯色的關鍵色彩,如果真的阻隔掉藍光,手機就會嚴重偏色,視覺體驗失真。

報道稱,隨著人們對視力保護的需求增大,手機膜產品從原本的物理防護,升級為光學防護。市場上的防藍光膜,通常通過添加微粒涂層來實現防護效果,這些涂層的工藝水平直接影響膜的藍光阻隔效果。記者調查發現,很多產品的工藝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實際效果與宣傳差距較大。
目前,“防藍光”膜的研發通常由廠家與科研機構或衛生單位合作進行,但由于尚未建立嚴格的行業標準,市場上一些商家混淆產品屬性,將普通手機膜冒充為“防藍光”膜銷售,從而誤導消費者,甚至以次充好。
記者調查發現,具有一定防藍光功能的手機膜在白色背景下通常呈現淡黃色,而在強光下則顯現出淡藍色。此外,使用紫光燈照射手機膜,如果膜面能顯現藍光,就說明其含有防藍光涂層或微粒,消費者可以通過這一方法來初步判斷產品的真偽。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4-180011-0.html央視曝光個別防藍光手機膜效果相當于保鮮膜,實際與宣傳差距較大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