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一則#年輕人為何喜歡上老年機# 的話題沖上了熱搜,引發了諸多網友的討論。起因是諾基亞官方直播間上架了一款二十多年前的機型3210復刻版,幾天時間就售罄了,而在當下各類產品智能化的時代,諾基亞3210也成為了妥妥的老年機。
于是乎,年輕人為何喜歡老年機的話題也便成為了大家討論的點,甚至掀起了一波懷舊風。
其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年輕人與老年這兩個詞形成了足夠的反差,使得熱愛沖浪的年輕人也格外關注這個話題。其背后不光是對現象本身的描述,更是對年輕人來自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壓力的釋放。或許現實中去真的換一臺老年機并不現實,但是在網絡世界里這就是美好的期許。
對于很多00后甚至10后而言,可能都沒見過老年機,出生在智能時代,便暢游在智能的世界當中,享受著智能手機帶來的多重便利,但是,便利之余也讓自己身體的發條不斷擰緊,片刻不得松懈。
于我而言,其實對如今這個現象還是還頗深,一路從功能機換到智能手機再到當下的AI手機,手機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更是成為了掌上的工作、娛樂、生活中心。或許這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但卻不得不去適應這種潮流,成為其中的一員。
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手機這個東西似乎就是天外來物,我從來沒見過,甚至是村里沒有一家有,因為根本就沒有信號塔。后來到鎮里借讀的時候,開始見識了外面時間的精彩,見過了別人在用的功能機,當時覺得很神奇,一個小小的設備就能與外界聯系,甚至還能玩玩貪吃蛇,那個時候功能機便是我的向往。
后來直到初中的時候,我們兩個鄰村之間架設了一座信號基站,手機才開始走進村里人的生活中,甚至坐在炕上都沒信號,需要走到院里舉起手機才行。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在外讀書便能夠通過電話與家人聯絡,基本上只有放假回家時候才會打個電話,畢竟當時電話費還是蠻貴的。
到了上高中的時候,讀書的地方更遠,為了方便和家里聯系,用上了一部我哥淘汰下來的諾基亞手機,當時根本不知道什么型號,只記得是黃屏功能機,QQ都不能登陸。不過非常禁摔,好幾次不下心摔地上電池后蓋橫飛,手機都沒事。
到了高中畢業,步入大學校園,智能手機也流行開來,但當時還在宣傳雙核、四核手機,并沒有太多吃性能的應用,手機上還能網上聊天、玩玩簡單的游戲,甚至還能拍照,從那個時候開始,手機的功能不斷豐富,我們的生活、學習也開始在互聯網上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時至今日,手機種類越來越豐富,智能手機、AI手機、折疊屏手機等等令人眼花繚亂;游戲、短視頻、網聊等功能在愉悅身心之余也攝走了一部分人的心魂;工作群聊、文件傳輸、任務下發等都在手機上完成,24小時要保持在線。
當我們在享受當下生活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不少人忘掉了曾經的純粹,沒有智能手機,沒有這么多網絡應用,沒有這么多功能時候的簡單。關掉電視就睡覺,關燈玩手機根本不存在的,但現在熬夜似乎成為了不少人的常態,而熬夜在做什么?很大一部分其實就是在玩手機。
當代年輕人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延長夜生活往往就成為了釋放壓力的一個途徑,而這所付出的代價便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
而老年機代表的是什么?其實不僅僅是功能簡單,更多的是年輕人對于簡單的向往。當手機里沒有了聊天軟件,沒有了游戲,沒有了短視頻應用,年輕人把更多的時間付諸于現實生活,去讀讀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和家人多交流,或許很多人想要去實現的。
為什么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去旅行?其實并不僅僅是旅行能夠充實自己,見識更多世面那么簡單,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緩解當下的疲憊,而這種疲憊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智能手機所帶來的種種誘惑導致的。
現在不少人的碎時間都花在了手機上,刷各種短視頻,逛購物網站等,日均使用手機時長不下10個小時。而在我小時候沒有手機的時候,更多的是和小伙伴們捉迷藏,午休時間還要上山去采蘑菇,周末休息時候還能幫父母下地干干農活亦或是各種爬山式的瘋顛。那時候的快樂是簡單的,需求是單純的。
現在讓我放下手機去用回功能機,或者說不用手機,我可能根本沒有勇氣做到,這其實也是大部分打工人的現狀。一方面手機要承接起各種工作需求,對接領導、同事、客戶等等,另一方面也是滿足自己的設備,追求身心愉悅,聯絡家人等,這是發展的必然,也是不得不去適應的必然。
其實在我看來,在這場智能化、AI的浪潮當中,年輕人喜歡功能機只是一件治標不治本的事情。
功能機解決問題都只是暫時的,更多的是需要年輕人從內心出發追求真我,面對物欲橫流各種欲望,固本清源,讓手機成為為我所用的工具,而不是讓自己淪為手機的奴隸。
近年來,AI手機正在成為市場新寵,它比以往的智能手機更加智能,讓工作更加高效,讓知識學習更加便利,真正實現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當我們沉浸在AI當中時,要學會以AI為營,不斷去拓展自身邊界。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3438-0.html年輕人為何喜歡上老年機 喧囂之后的鬧中取靜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