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大DRAM原廠集中火力投入HBM開發
AI服務器的興起推動高帶寬存儲器(HBM)需求激增,DRAM大廠如SK海力士、三星電子和美光紛紛投入HBM技術的研發。其中,SK海力士憑借MR-MUF技術占據領先地位,而三星與美光則堅守非導電薄膜(NCF)技術路線。隨著堆疊層數的增加,技術難度加大,技術路線之爭成為HBM勝敗的關鍵。
市場預測,2024年HBM產能將大幅增長,尤其是韓國廠商的產能規劃最為積極。盡管HBM生產周期長、良率低,但三大廠商仍積極競逐HBM主導權。
SK海力士憑借MR-MUF技術獲得顯著散熱效能,成為NVIDIA H100的獨家供應商。三星則通過Advanced TC-NCF技術實現高層數HBM產品,美光則強調NCF在擴充層數和散熱表現上的優勢。
AI服務器的快速發展正加速HBM技術的升級,三大廠商在堆疊層數、效能及散熱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雖然HBM4規格尚未確定,但各家廠商已將其納入技術研發藍圖,未來HBM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2.高端市場引領復蘇,IC設計業下半年展望積極
電子產品市場正展現出明顯的分化趨勢,高端與低端市場走向大相徑庭。隨著臺系IC設計業者相繼發布業績展望,2024年下半年的市場似乎并不像預期中那樣悲觀。
雖然車用電子和IoT相關的消費性電子面臨挑戰,但AI服務器、手機和PC市場卻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尤其是高端產品更是備受追捧。這表明,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對于高端技術的追求并未減弱,反而更加熱切。
AI技術正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動力。從手機到PC,各大廠商都在積極開發AI應用,以滿足消費者對于智能、高效的需求。這種趨勢不僅推動了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也為新應用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面對市場變化,各大IC設計廠商積極調整策略,以應對下半年的市場挑戰。聯發科、瑞昱、義隆等重點廠商普遍看好下半年的市場走勢,認為傳統旺季的到來將帶動業績的進一步增長。
3.開始自研GPU,傳三星與超微合作終止?
三星電子與超微的合作關系或將面臨重大改變。根據最新爆料,三星計劃在2026年推出搭載自主研發GPU的高端Exynos芯片組,這一舉動可能意味著與超微的手機用GPU研發合作走向終結。
據消息稱,三星計劃推出的Exynos 2500將采用超微GPU架構,并從2026年開始使用自主研發的GPU,這將是一代全新的高端系統單芯片(SoC)。
近期有關三星與超微合作終止的傳聞不絕于耳。早在2023年,就有報道稱三星系統LSI事業部考慮中止與超微的GPU合作,計劃自2025年推出Galaxy專用應用處理器(AP)。而在同年11月,有報道稱三星參與了以色列GPU新創公司Ingonyama的種子輪投資,以確保新一代GPU技術。
如果這些消息屬實,Exynos 2600將成為三星首款采用自研GPU的AP,其性能表現將受到高度關注,尤其是在能否擺脫對高通的依賴,并在Galaxy S26等旗艦手機上得以廣泛應用的情況下。
4.英特爾與14家日本廠商達成合作
英特爾與14家日本廠商合作,共同組成SATAS(半導體后段制程工程自動化、標準化技術研究協會),致力于研發半導體后段制程自動化技術。
SATAS成立于2024年4月16日,除了英特爾之外,還包括歐姆龍(Omron)、夏普(Sharp)、信越化學工業旗下的Shin-Etsu Polymer、Resonac(原名昭和電工)、Sinfonia Technology、SEMI Japan、Daifuku、山葉發動機(Yamaha Motor)、平田機工(Hirata)、FUJI Corporation、Miraial Co.、三菱總合研究所(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村田機械(Murata Machinery)、Rorze等14家日廠。
SATAS旨在通過開發并標準化后段制程自動化關鍵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構建更堅韌的供應鏈以應對地緣政治風險。
預計該技術將于2028年投入實際應用,以減輕對人力密集的國內與東南亞地區的依賴。英特爾此舉意在強化美日供應鏈,并提升在AI芯片上的制作能力。
5.AI驅動數據中心需求激增,文曄業績創新高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數據中心對高性能半導體的需求急劇增長。文曄科技,作為半導體行業的佼佼者,正充分把握這一市場機遇。
據最新數據顯示,文曄科技一季度合并營收高達新臺幣1,9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0%,創下單季歷史新高。這一成績不僅超過了市場預期,也充分證明了公司在數據中心市場的強勁競爭力。
此外,文曄科技在營業利益和稅后凈利方面也取得了顯著增長。具體來說,公司合并營業利益約為新臺幣26.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合并稅后凈利約為新臺幣1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文曄科技近期成功收購了Future Electronics,進一步擴大了其全球市場份額和產品線。這次收購不僅為公司帶來了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還增強了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6.力積電:全力進攻CoWoS先進封裝
力積電于5月2日在銅鑼新廠啟用典禮上宣布,將加快存儲技術研發,并全力進軍CoWoS先進封裝領域。據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透露,新廠將主要生產硅中介層,預計下半年月產能將大幅提升至數千片。
隨著AI應用的爆發性增長和非大陸地區供應鏈需求的攀升,力積電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并決心把握這一商機。黃崇仁表示,銅鑼新廠將作為公司純邏輯晶圓廠的重要一環,助力公司加強在CoWoS先進封裝和3D堆疊技術領域的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力積電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存儲及邏輯制程技術的晶圓廠。黃崇仁強調,隨著3D堆疊技術的不斷發展,整合邏輯芯片和存儲器的需求日益迫切,力積電在這方面的整合技術將處于領先地位。銅鑼廠區將分為兩期進行開發,以加速存儲技術的研發進程。
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功率、效能和面積(PPA)的要求也愈發嚴苛。在這一背景下,是德科技(Keysight)、新思科技(Synopsys)和Ansys共同推出了一項全新的整合式射頻設計遷移流程,將臺積電N16制程遷移至N6RF+技術,以滿足當今無線集成電路應用的需求。
這一遷移流程匯聚了三家公司的毫米波(mmWave)和射頻解決方案,極大地簡化了客戶采用臺積電尖端射頻制程時的重新設計流程。而且,通過擴充臺積電的類比設計遷移(ADM)方法,該流程為射頻電路設計人員提供了額外功能,大大提高了效率。
對于復雜射頻芯片設計而言,滿足PPA需求并遵循新的制程設計規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這一創新的遷移流程不僅滿足了需求,更為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大的投資回報率。
臺積電設計建構管理處負責人Dan Kochpatcharin則表示,他們將繼續與開放創新平臺(OIP)生態系統合作伙伴緊密合作,以推動功率和效能雙雙晉級的次時代設計,迎接智能手機技術的新挑戰。
內容來自icspec【資訊】一周熱門芯聞。
更多芯聞→www.icspec.com/news/index
"添加小助手申請進群"
(icspec——規格書查詢、免費發ic需求)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0600-0.html【icspec一周芯熱點】三大原廠角逐,HBM爭奪戰打響;三星自研GPU,傳與超微合作終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三星進軍2納米AP領域,欲重振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