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航局發出“3C禁令”,禁止攜帶無3C標識及被召回的充電寶上境內航班。相關部門針對充電寶的使用場景重拳出擊,幾乎讓“3C認證”成為廠商的“保命符”。
財聯社記者近日多方采訪獲悉,我國從2023年8月1日開始對充電寶實施3C認證管理,目前市面上或消費者手中仍存在相當數量的充電寶未取得3C認證,美團等一些主流共享充電寶平臺提供的產品亦存在無3C認證標識的情況。
充電寶召回事件發酵多日,此前已有安克創新(300866.SZ)等廠商宣布與相關電芯供應商終止合作,而羅馬仕、綠聯科技(301606.SZ)等品牌的3C認證也有暫停……,一場由移動電源安全生態引發的行業格局重塑已然開啟。
多位受訪者認為,召回事件以及民航局的“3C禁令”將推動行業加速出清不合規產品,一方面促使充電寶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將重塑此前由安普瑞斯主導的國內充電寶電芯市場格局。“缺乏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品牌將在新一輪監管收緊中面臨更大淘汰風險。未來行業的安全底線將回歸于‘自建產線+供應鏈透明’的標準路徑。”頭豹研究院分析師廖添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3C禁令”重擊充電寶主要使用場景
民航局日前發布的“3C禁令”緊急通知,收緊了對充電寶的航空安全管控,目前國內多地機場已明確將按相關規定實施。
財聯社記者近日在廣州一些主流商圈、會議展館看到,美團、街電、小電、倍電等的共享充電寶平臺中,僅小電、倍電提供的充電寶產品有3C標識。記者自己購買的3款充電寶中,僅2024年8月份購買的一款某主流品牌的充電寶有3C標識,其它兩款均是在2020年前購買,無3C標識。
實際上,我國對充電寶產品的3C認證管理是從2023年8月才開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3年3月14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決定對電子電器產品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以及電信終端產品配套用電源適配器/充電器(以下統稱新納入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管理”,要求“自2023年8月1日起,指定認證機構開始受理新納入產品CCC認證委托” ,且“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某充電寶品牌內部人士李為告訴財聯社記者,移動電源的3C認證要求,是去年開始正式納入強制管理范疇的,因此目前消費者使用的很大一部分充電寶產品都沒有3C認證。
據他介紹,移動電源作為由多部件組成的整機產品,其3C認證包含兩個層級,一部分是核心部件合規,包括電芯在內的所有主要零部件均需通過3C認證;另一部分是整機綜合測試,產品組裝完成后須通過循環壽命測試、跌落防護測試等多項檢測,確保符合國家3C認證標準。
性能不斷提高、屏幕增大、5G普及,均顯著增加了手機的能耗,加之使用頻次越來越高,讓手機用戶普遍存在“續航焦慮”,也讓充電寶有了市場空間。而民航局此次的禁令,恰好“擊中”了這個產品主要的使用場景,對廠商和行業的影響可想而知。
針對部分廠商的3C認證被暫停,李為透露,3C認證暫停并非是撤銷,暫停相當于臨時的生產銷售禁令,并非證書失效。暫停期間,產品不得出廠、銷售或出口國外,企業在限期內通過審核后即可恢復證書效力。
不過,在他看來,充電寶行業的這場風波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涉事供應商的這款電芯已經在市場流通了3年左右了,出現爆炸等情況是因為時間上到了產品安全的臨界值。”
供應鏈失序競爭反噬自身
因在民航客機上發生爆炸事件,羅馬仕充電寶安全性引起市場關注。輿論發酵后,羅馬仕方面表示將召回約49萬臺產品;隨后安克創新亦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召回共計超過180萬臺產品。
深究行業這場充電寶安全危機的根源,業內人士認為可歸結為低價內卷。
2024年,安克創新毛利率高達43.67%,綠聯科技公司毛利率則為37.38%,在產品低售價、品牌商高毛利之下,供應商的產品質量成為“不可能三角”中的一角。
廖添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根據我們的長期研究數據,充電寶的主要安全風險集中在使用低價電芯與代工品質不可控兩個方面。鋰電池電芯成本占比通常超過50%,我們觀察到,部分品牌如羅馬仕、安克等為了壓縮成本將生產外包給中小代工廠,并使用低價電芯與簡化隔膜結構,顯著削弱了產品的熱穩定性與安全冗余。”
廖添宇進一步表示,另據近年下半年市場的跟蹤統計,在售價200元以下的機型中,起火、爆炸事故呈現集中爆發態勢,尤其在部分未明確溯源的電芯批次中表現更為突出。電芯不過關、BMS缺陷、隔膜厚度不足,是當前事故高發的主要誘因。
具體來看,羅馬仕召回公告中提及“電芯原材料來料原因”;安克創新則直言“供應商未經批準的原材料變更可能導致隔膜絕緣失效”。
在這場電芯引發的充電寶安全風波中,多位受訪者向財聯社記者提及了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簡稱“安普瑞斯”)。安普瑞斯由美國安普瑞斯全資子公司和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主要從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及其部件的生產銷售等業務。
李為告訴財聯社記者,安普瑞斯在業內屬于實力較強的充電寶電芯供應商,巔峰時期,安普瑞斯在充電寶電芯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或超過90%。根據公開信息,除羅馬仕、安克創新外,其還為小米、綠聯、倍思等多家頭部移動電源品牌提供過電芯。
對于此次風波,倍思方面告訴財聯社記者,“我們自查倍思過往及在售充電寶產品,未使用行業提及的風險批次電芯。”
安克創新公司人士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市場傳聞的相關供應商私自更換電芯材料的信息屬實,目前公司已經終止與涉事電芯供應商的全部合作,問及暫停生產會否影響生產,該人士表示“公司并非只有一家電芯供應商,且擁有較強供應鏈管理能力,生產受影響較小。”
供應鏈失序背后,或仍與價格相關。真鋰研究院創始人墨柯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當前這一輪危機,對于充電寶廠商而言,也是一個警示。利用采購話語權優勢,不斷壓低電芯的采購價,供應商又不愿意失去單子,沒辦法只能用次一點的材料,終反噬的還是品牌自身。此次事件有益于行業將來的規范和健康發展。”
行業巨震下哪些廠商將受益?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受召回事件影響,安普瑞斯無疑將丟失大部分市場。
墨柯認為,該情形下,珠海光宇、力神、ATL等傳統電芯廠商有望受益。“召回事件或使更多的充電寶廠商意識到要選擇大廠產品。”
安克創新人士表示,公司已經于6月18日與寧德時代(300750.SZ)旗下寧德新能源ATL簽署合作協議,首批4500萬個電芯采購合同已下。李為告訴財聯社記者,未來安普瑞斯在業內或將很難生存,公司目前已與億緯鋰能(300014.SZ)等電芯廠商保持合作。
安全危機帶來的后果在銷售端體現無余。財聯社記者于6月27日在淘寶平臺搜索“羅馬仕充電寶”,結果顯示“非常抱歉,沒有找到相關的寶貝”; 羅馬仕京東自營旗艦店也未見相關充電寶產品在售。
多位受訪者認為,此次3C認證風波,或將令產能持續向頭部集中。“在民航局出了相關規定之后,我們作為頭部品牌充電寶銷量是增加的。”李為表示。
“今后‘安全、合規、透明’會成為行業主旋律,頭部企業優勢進一步凸顯,低價低質路線正在被市場淘汰。”頭豹研究院分析師錢袁冬告訴記者,本輪召回是行業深度洗牌的重要節點,具備全鏈路品控、技術和品牌實力的企業會成為長期受益者,而跟不上監管和市場預期的廠商則會被邊緣化。
錢袁冬進一步表示,這次事件實際推動了行業分層。受召回波及較小的品牌(如綠聯、倍思等),憑借供應鏈透明度和自有產線,銷量逆勢上揚。新興品牌和部分區域廠商也趁機進入市場。
以綠聯為例,根據品牌618戰報,其磁吸無線充電寶斬獲京東無線充電寶熱賣榜TOP1。
此外,此次充電寶安全風波也將倒逼行業進化。廖添宇告訴財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部分品牌雖標示具備3C認證,但在代工廠更替或電芯型號變更后未及時送檢,實際認證失效比例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8%。”
墨柯表示,充電寶行業處在越來越規范的過程中。前幾年,在充電寶中使用假電池、“C品”電芯的案例并不鮮見,問題暴露后監管部門也在逐步完善抽檢等相關規章制度。召回事件后,工信部近期也緊急啟動了國標修訂。原來是電池廠送樣品去檢,今后或調整成由監管部門授權的檢測機構直接到企業生產線上抽樣檢測,有效避免了企業以“特供”的、質量完美的樣品來應付檢測的漏洞。
“整體來看,我們的研究表明,缺乏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品牌將在新一輪監管收緊中面臨更大淘汰風險。未來行業的安全底線將回歸于‘自建產線+供應鏈透明’的標準路徑。”廖添宇進一步表示。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65467-0.html召回、換供、3C禁令:充電寶行業格局重塑“山雨欲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