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觀眾閱讀《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4)》。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新華社天津10月17日電(記者毛振華、栗雅婷)來自中國自然資源部的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已發現礦產173種,其中45種礦產的儲量居世界前列。中國礦業在全球的地位舉足輕重,其能源的綠色化革命,不但實現了自身的綠色高質量發展,而且為全球產業鏈提供了支撐。
10月15日在天津開幕的202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中國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4)》中顯示,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2013年到2023年,中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從67.4%下降至55.3%,清潔能源占比從10.2%提高到17.9%,礦產資源節約集約與綜合利用穩步推進。
近年來,中國各地因地制宜開展礦山生態修復,效果顯著。湖南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淘汰高污染生產技術,推進機械化、智能化生產線建設,積極開展礦區復墾造林,并依托悠久的礦業歷史文化,打造工礦旅游景區,昔日礦山瘡疤蝶變成旅游勝地。
10月15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觀眾在礦山機械裝備博覽會現場參觀。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副司長盧麗華表示,為展現礦區生態修復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自然資源部從全國征集典型案例,以此來呼吁更多礦山企業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為美麗中國建設增光添彩。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以及京津冀、汾渭平原、青藏高原等重點區域開展歷史遺留礦山修復。“十三五”以來,中國已累計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面積450多萬畝。
中國礦產資源行業的綠色轉型惠及世界其他地區。“綠色電力供應和電動化智能化改造,是建設綠色礦山的重要實現路徑。”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吳候福介紹,他們為非洲的一處礦區設計了新型供電方案,通過光伏加儲能系統的模式,實現礦區工業及生活用電百分百綠色供應。成本只有柴油發電的30%,而且更加環保。
由中國地質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國援助馬里太陽能示范村項目,在馬里科紐布拉村和卡朗村安裝了1195套離網太陽能戶用系統、2套集中太陽能供電系統等設施,為數萬名當地居民提供清潔可靠的電力。
津巴布韋經濟學家布雷恩斯·穆謝姆瓦指出,非洲從中國日益增長的綠色能源產業中受益匪淺,尤其是那些負擔得起的綠色能源產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寶榮表示,在新能源行業,中國的產業優勢和合作意愿,將提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該領域的發展水平,從而共同克服氣候變化的挑戰,邁向更加清潔、可持續和繁榮的未來。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20711-0.html中國能源綠色化助力全球能源轉型進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國際領先!我國乙二醇綠色化生產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