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背負上市重任到撤回IPO,過去這一年多來,菜鳥的戰略決策經歷了不小的調整,外界也在好奇,這艘物流巨輪將駛向何方。
2024全球智慧物流峰會,時代財經/攝
在9月10日舉行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始人及主席、菜鳥集團董事長蔡崇信以及菜鳥集團CEO萬霖,公開回應了菜鳥的戰略及未來規劃。當天還是阿里成立的25周年,馬云在內網發帖中提到了這個阿里的“親兒子”,“我驕傲的是,沒有支付,我們創造支付;沒有物流,我們參與物流……”
如今菜鳥已經是物流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但面對極度內卷的國內市場及風高浪急的全球化,挑戰并不小。在會上,蔡崇信重申,阿里巴巴和菜鳥將保持創業精神。
菜鳥面向大海“冒險”
“最近阿里、菜鳥有非常多的變化,很多客戶也來問‘你們菜鳥現在的定位有沒有發生變化?’”菜鳥管理層選擇直面發展定位的爭議。
菜鳥原本脫胎于阿里巴巴龐大的體系。今年3月,菜鳥撤回IPO 之時,外界一度擔心菜鳥放棄向外“單飛”的野心。
彼時在電話會上,蔡崇信提及當前阿里首要目標就是要在電商領域獲勝,因此必須實現菜鳥與集團電商業務之間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希望菜鳥加速整合到跨境電商業務中。
9月10日,蔡崇信表態菜鳥要面向開放市場。其稱,電商是一個充滿增長性的賽道,而物流作為一項保障性服務,應該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只有面向開放市場、面向多樣化的客戶需求,才能錘煉出更適合市場的服務能力。“我們鼓勵和推動菜鳥在服務好阿里巴巴電商的同時,著力面向開放市場構建物流網絡。”
萬霖亦稱,菜鳥不僅要服務好阿里電商生態體系內的客戶,也要更好地服務好外部客戶。為此,菜鳥在內部的組織結構上做了非常多的調整,團隊還根據服務對象做了區分。
“我們有專門的團隊對接阿里內部的,包括AliExpress(速賣通)、天貓出海等業務,針對他們去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同時,我們也成立了專門的團隊來服務外部客戶,確保在資源、優先級上不會沖突。”萬霖表示。
菜鳥更想對外界釋放的是全球化加速擴張的野心。
萬霖演講,時代財經/攝
在物流峰會現場,萬霖分享了一張今年7月份與團隊去葡萄牙騎行的圖。在騎行過程中途經了叫“羅卡角”的地方,這是亞歐大陸最西邊的地方,再往前就是大西洋。
在羅卡角的石柱上有一句話,翻譯過來是“陸止于此,海始于斯”,這讓萬霖與團隊頗有啟發。“如果我們把這里當作一個新的起點,那我們面對的是無盡的大西洋,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去探索、去發現。當然,任何新的邊界、新的空間,它所伴隨的一定是未知,一定是不確定性,一定是風險。”
作為掌舵者,萬霖需要做的就是帶著團隊一起朝著大海“冒險”。
阿里巴巴一定程度上仍是菜鳥全球化的重要支撐。蔡崇信稱,全球產業布局正在深度調整,新興的制造中心涌現,會改變生產制造和消費市場之間的布局關系,菜鳥須抓住新型全球化的機遇,“阿里巴巴正在全力支持菜鳥做全球化的前瞻布局,瞄準產業鏈新特點,深入理解全球市場與中國市場的良性關系。”
物流企業爭奪海外市場
中國跨境電商正給當前的物流行業帶來無限的機會。
據海關統計,2024年的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為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在阿里巴巴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292.93億元,同比增長32%,主要是由跨境業務增長所帶動,尤其是速賣通Choice業務。
跨境電商市場也經歷著一些變化與挑戰。如電商平臺針對賣家及入駐企業的運營模式,正在從火爆的全托管模式慢慢轉向半托管。
除了商家自運營模式、全托管模式,速賣通物流供應鏈總經理軼云稱,速賣通也在2024年切入了半托管,即海外托管模式,主要是面向已經備貨在海外的商家,“通過把倉庫搬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進一步實現物流側的提速。”
為爭奪市場份額,各家跨境電商平臺還加大了對品牌商家的吸納。今年,速賣通啟動了“百億補貼”項目,招商對象包括天貓品牌商家等。“未來跨境電商一定不僅僅是輕小件出海,更多的中國品牌也會出海。”軼云稱,當前速賣通百億補貼欄目有超2000家知名中國品牌,包括獨家銷售的《黑神話·悟空》聯名手柄。
這些跨境電商新模式對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
菜鳥自去年與速賣通合作開啟了全球五日達產品以來,這一業務已經覆蓋14個國家。據時代財經了解,菜鳥在海外本地也實現提速,如在歐洲本國實現“2歐元次日達”,在西班牙重點城市實現“次日達”。
這背后離不開對物流骨干網絡的持續投入。
在申請上市前,菜鳥就曾進行了三輪融資,募集資金總額共計310億元。在阿里最新一季度財報中,對跨境業務的投入使得國際商業板塊及菜鳥業務仍身處虧損。當期,菜鳥經調整EBITA為6.18億元,同比下滑30%,財報指出主要是由于對跨境履行解決方案的投資增加。
這種投資力度短時間內或許不會放緩。萬霖直言,面向未來,菜鳥會秉承一貫的數字化、全球化和產業化的路徑,包括持續打造一張“中國+跨境+海外本地”的全球快遞網絡。
過去幾年,菜鳥在海外物流網絡上持續投入,包括2018年啟動第一批e-Hub,以及近兩年建設海外本地快遞網絡。“這里面我們投入很大,有很多收獲,同時也吸取了很多教訓。”萬霖稱,只有對底層的基礎設施持續投入,才能搭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
他在大會上透露,目前菜鳥正在準備啟動第二批e-Hub建設,同時菜鳥已經把海外倉庫拓展到了18個國家,累計面積超過80萬平米。
在資本收并購上,9月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菜鳥通過增資的方式收購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遞四方5.95%的股權,收購完成后持股50.95%的權益,實現控股。過往,菜鳥在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的發展,同樣采取并購發展的路徑。
物流企業對于海外市場的爭奪還會更加激烈。而資本還將持續“燒錢”,就在9月9日,極兔速遞宣布獲89億元多幣種定期貸款融資;同一天,星島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順豐控股或最快于本月底在香港公開招股,預計集資額最少達10億美元。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13611-0.html蔡崇信親自站臺!撤回IPO后菜鳥野心未變,宣布啟動新一輪海外投入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