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圖蟲
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的整合引發一系列變動。
根據證監會網站披露的消息,近日,民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民生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變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權的股東、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對公司治理有重大影響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審批》材料、民生期貨有限公司(下稱“民生期貨”)的《期貨公司變更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或者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許可》材料均已獲證監會接收。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民生基金、民生期貨均由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民生證券”)控股。市場普遍認為,國聯證券(601456.SH)對民生證券的收購交易敲定以及監管“一參一控一牌”的要求,是觸發民生基金和民生期貨股東或實控人變更的主要原因。
此前,接近國聯證券的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證券公司層面的并購重組都能完成,旗下子公司的資源整合同樣可以被預見。針對民生基金、民生期貨股東或實控人變更的相關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向民生基金、民生期貨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近期啟動的國泰君安(601211.SH)與海通證券(600837.SH)的合并案,也可能會引發子公司的股東變動。公募牌照方面,海通證券持有海富通基金51%的股權、持有富國基金27.7%的股權,而國泰君安是華安基金持股51%,國泰君安資管為全資子公司。期貨牌照方面,海通證券持有海通期貨83.22%的股權,國泰君安期貨則為國泰君安的全資子公司。
民生基金尚未開展業務
工商登記顯示,民生證券、民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民生控股”)分別持有民生期貨95.01%、4.99%的股份,而民生基金則是民生證券全資控股的子公司。
民生期貨前身為山西物產期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月。2008年1月,民生證券成為民生期貨控股股東。隨著2015年12月山西省物資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山西省現代物流有限公司兩家股東退出,以及泛海控股子公司民生控股進入,民生期貨被納入泛海控股體系。
官網資料顯示,民生期貨具備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期貨投資咨詢、資產管理業務資格,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廣州期貨交易所的會員,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易結算會員。目前,民生期貨設有20家分支機構。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誠信記錄信息披露,2024年4月9日,因資產管理問題,北京監管局對民生期貨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更早之前的2017年,民生期貨因發生期貨交易中斷的IT事故未向所在轄區證監局報告,證監會對民生期貨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和民生期貨相比,民生基金則較為“年輕”。2015年12月,民生基金的設立申請材料獲得接收,2016年3月獲得受理,并在當年獲得兩輪反饋意見。2020年2月,證監會核準民生證券設立民生基金,注冊地為北京,公司注冊資本金為2億元。2020年5月,證監會重新核準設立民生基金,核準注冊地變為上海,其他條件不變。目前,民生基金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石兵,公司沒有備案任何公募產品,未實質性開展業務。
9月3日,國聯證券公告,公司擬收購民生證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的相關事項,已獲得江蘇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批復。國聯證券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等相關議案。作為民生證券控股的子公司,民生基金、民生期貨被納入國聯證券體系。
國聯證券如何取舍?
時代周報記者盤點發現,國聯證券目前參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包括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海基金”)、國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聯基金”)以及國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聯資管”)。
從股權結構看,國聯證券為中海基金第二大股東,持有中海基金33.41%的股份。國聯證券披露,2024年上半年,中海基金實現營業收入5994.71萬元,利潤總額204.55萬元,凈利潤206.22萬元。Wind數據顯示,中海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135.36億元。
2023年,國聯證券先后從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和上海融晟投資有限公司手中購買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融基金”)51%、24.5%的股份,持股比例達到75.5%,成為中融基金控股股東,并將中融基金更名為國聯基金。
國聯證券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聯基金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利潤總額3657.86萬元,凈利潤2298.83萬元。截至6月30日,國聯基金總規模1833.90億元,較去年末增長23.27%。其中,非貨幣公募基金管理規模1278.92億元,管理公募基金87只。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國聯基金近五年主動股票管理能力在86家公司中排名第19。
2024年上半年,國聯資管正式開業,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07.15萬元,利潤總額3004.16萬元,凈利潤2403.60萬元。截至6月30日,國聯資管受托資金1248.17億元,同比增長12.01%;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共計310個。其中,公募基金(含大集合)產品4個,資產規模119.94億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89個,資產規模346.45億元;單一資產管理計劃149個,資產規模424.28億元;專項資產管理計劃68個,資產規模357.50億元。
在完成對民生證券收購之前,國聯證券在公募領域已經完成“一參一控一牌”的布局。根據2022年證監會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等“其他資產管理機構”,滿足對應條件可以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即“一牌”;“同一主體或者受同一主體控制的不同主體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即“一參一控”。
期貨行業同樣有“一參一控”的規定。根據2008年證監會發布的《關于規范控股、參股期貨公司有關問題的規定》,要求同一主體控股和參股期貨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股期貨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即“一參一控”。
另外,國聯證券控股股東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聯集團”)還直接持有國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聯期貨”)54.72%的股權。而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合并后,國聯證券將直接控股民生期貨,這意味著國聯集團將間接控股民生期貨。
關于控股標準,證監會規定列了五項,一是出資額占期貨公司出資總額50%以上的;二是出資額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期貨公司股東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三是出資額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其實際支配的表決權足以對期貨公司股東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或者能夠決定期貨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的;四是雖不是期貨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還有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在8月8日國聯證券發布的重組草案中,國聯集團承諾,本著有利于國聯證券發展和維護股東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的原則,通過進行資產和業務整合或采取其他合法方式,穩妥解決國聯期貨與民生期貨之間的利益沖突、同業競爭問題。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12449-0.html整合再進一步!民生基金、民生期貨申請股東變更,“國聯+民生”合并或是推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葉國富穿越零售“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