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0日電(朱家齊)實現“國產算力自主可控”是確保信息安全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需要企業研發投入、人才培養以及創新生態構建等多方面的努力。7月5日,北電數智召開“前進·AI異構平臺”發布會,圓桌論壇環節,嘉賓們圍繞“國產芯片商業化如何破局”主題,就國產芯片發展現狀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建議。
作為智能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智能算力中心迎來飛速增長的機遇窗口。我國需要能滿足多樣性計算綜合能力的算力集群,以滿足千行百業智能化的需求。目前,中國已發展出一批優秀的自研芯片GPU廠商。但由于設計思路不同,不同廠家的GPU產品存在著軟硬件不兼容、不適配的情況,影響大模型訓練、推理的速度和效果。建設能融合多款不同GPU、適配多款大模型的智算中心是行業發展重點。
會上,北電數智產業與生態部負責人吳岳,首先分享了他對國產芯片發展的看法。他提到,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國產芯片取得了顯著的發展,特別是在生態體系的建設、算子支持以及市場接受度方面。吳岳表示,從智算中心客戶的反饋來看,國產芯片的認可度正在逐漸提高,這表明整個行業正在向前發展。同時也要深刻認識到,盡管國產芯片開始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但與國際領先廠商相比,在技術和設計層面仍有差距。
吳岳也表示,北電數智既是算力的運營方,也提供算力運營和管理軟件。一方面,在服務客戶的時候會發現算力不足問題;另一方面,面對AI的特大需求,很難依靠單一或唯二的兩個廠商補充算力需求。將多種算力“混”在一起,讓國產芯片協同,能很好解決上述問題。
寒武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道福指出,一方面,大模型對算力的需求大幅增長,有研究表明,訓練對算力的需求每隔4.8個月就會翻倍,這讓整個AI芯片的市場空間迅速增長,給頭部芯片企業之外的廠商帶來了機會。另一方面,大模型的算法都是基于transformer結構的,相比視覺AI時代,算子和結構更聚焦,種類和數量更少,變化更小,這就縮小了其他廠商在Cuda上的算子生態差距,有更多的機會。“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需要AI芯片公司自己努力,讓產品的性能,軟件的生態都進一步提升,實現從可用到好用”。
沐曦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李兆石從硬件和軟件兩個角度闡述了國產芯片的重要性。“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沒有高算力芯片大量的現金和技術的需求注入,整個半導體產業鏈是流不起來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覺得國產高算力芯片至關重要。”李兆石指出,高算力芯片被視為半導體產業鏈的“活水”,是推動整個產業鏈流動的關鍵因素,沒有高算力芯片帶來的資金和技術需求,整個產業鏈將難以為繼。
李兆石表示,芯片研發周期長,從立項到面世大約需要三年時間,ChatGPT 2022年底才火熱起來,行業目前已面世的產品并非針對大模型需求設計的。他預測到2025、2026年,針對Transformer和大模型需求定制的國產芯片產品將大規模面世,并對國產芯片的未來充滿信心。
百川智能算力業務部總經理周光松指出,隨著模型能力的增強,用戶將享受到更好的大模型應用體驗,對快速、高效的服務有更多的期待,推理算力需求是持續增加的。此外,在政府對國產算力的重視和支持下,國內AI芯片廠商前景光明。
“以運營商和政府主導的國產智能中心的建設速度很快,大大增加了國產AI芯片的需求量,有利于推動硬件性能,還有系統生態的快速迭代。”周光松指出,通過這種迭代,國產芯片將從“能用”轉變為“好用”,這對于整個國產芯片體系來說是一個積極的轉變。同時他認為,國產算力中心不僅要提供基礎的算力資源,還應該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務,比如說工具鏈和數據集,以支持用戶和政府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開發和技術創新。通過這種方式,國產算力中心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清昴智能CEO關超宇介紹了企業在業務中廣泛接觸諸如華為、寒武紀等多種國產芯片,并為國產芯片的訓練、推理、微調等AI場景提供定制解決方案。他表示,清昂智能專注于AI模型和硬件之間的中間件開發,旨在解決國產算力使用中的效率低下、難以使用或使用不便的問題,彌補國產芯片在軟件生態方面的不足。
最后,關超宇重點說明了混合算力使用和調度的重要性,并將混合算力和異構算力方案比作Copilot(副駕駛或輔助系統)。通過構建這樣的系統,模型開發和算力迭代可以解耦,即兩者可以獨立發展,不受對方限制。在他看來,從整個AI生態系統的發展角度來看,采用混合算力和異構算力方案是大勢所趨。
北電數智希望以“前進·AI異構計算平臺”為切入口,充分了解國產芯片性能,再結合“寶塔·模型適配平臺”,做好大模型和芯片之間的適配工作,推動建設高性能、可用的數據中心,保障大模型在智算中心順暢運行。此外,為更好推動大模型落地進展,北電數智還打造了“紅湖·AI可信數據空間”產品,提供一體化“可信”解決方案。
北電數智推出了上述產品的集大成者星火·智算品牌,北京市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規劃、建設的,它坐落于朝陽區酒仙橋核心地帶,預計2024年底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達產后將實現2000PFLOPS的智能算力供給,成為智算中心行業標桿項目。
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充分發揮國產化軟硬件協同優勢,以北電數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未來將持續以創新驅動,共同拓展行業生態合作圈,持續賦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00175-0.html“兼容并蓄”,助力國產算力“百花齊放”——“前進·AI異構計算平臺”發布會圓桌論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