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性貧血主要由鐵缺乏、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乏、蛋白質攝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原因引起。營養性貧血可能由飲食不均衡、吸收障礙、需求量增加、慢性疾病及遺傳因素等導致,表現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
長期偏食或飲食結構單一可能導致鐵、葉酸、維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攝入不足。例如長期素食者易缺乏維生素B12,嬰幼兒輔食添加不及時可能缺鐵。建議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豆類等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若確診缺鐵性貧血,可遵醫囑使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或硫酸亞鐵片等藥物。
胃腸手術、慢性腹瀉或胃酸缺乏可能影響鐵和維生素B12的吸收。萎縮性胃炎患者因內因子分泌減少會導致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引發巨幼細胞性貧血。此類患者需治療原發病,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維生素B12注射液、葉酸片或復方三維亞鐵口服溶液等藥物。
妊娠期女性血容量擴張、青少年快速生長發育期或惡性腫瘤患者,對鐵和葉酸的需求量顯著增加。孕婦中晚期每日需鐵量超過30毫克,是普通成年女性的3倍。建議孕期常規補充富馬酸亞鐵顆粒、多糖鐵復合物膠囊,并配合葉酸片預防貧血。
慢性腎臟病、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癥性疾病可能干擾鐵代謝,導致慢性病性貧血。這類貧血通常血清鐵降低但鐵蛋白正?;蛏?,需治療原發疾病而非單純補鐵??勺襻t囑使用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配合靜脈鐵劑如蔗糖鐵注射液。
遺傳性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等罕見病會導致鐵利用障礙,表現為頑固性貧血伴鐵過載。此類患者需基因檢測確診,治療可能涉及維生素B6、去鐵胺注射液等特殊藥物,需在血液科??浦笇逻M行。
預防營養性貧血需保證膳食中含鐵豐富的紅肉、動物血制品每周2-3次,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類水果促進鐵吸收。長期素食者應定期檢測血清維生素B12水平,慢性病患者需每3-6個月復查血常規。出現持續乏力、心悸等貧血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避免自行長期服用鐵劑導致鐵過載等不良反應。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8780-0.html造成營養性貧血的病因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什么是營養不良性貧血
下一篇: 女性長期貧血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