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西安市未央區辛家廟街道自然界社區,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醫生為學生和家長按摩。
本報記者 杜瑋文/圖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臨近,考生們處于備考沖刺的關鍵階段。部分考生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更有甚者還會引發失眠、頭痛等癥狀。為幫助考生科學應對考試,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陜西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陜西省中醫醫院開展系列公益活動,為考生及家長送上中醫心理疏導與營養飲食的“穩心”良方。
緩解焦慮 疏導情緒
5月17日,陜西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醫生走進西安市未央區辛家廟街道自然界社區,開展“中醫心理助力中高考”公益活動。活動現場,不少家長表達了對孩子備考狀態的擔憂。“孩子壓力增大后,晚上出現失眠多夢的情況,白天注意力難以集中,有記憶力下降等癥狀,焦慮明顯加重。”該社區高三學生家長王玲說。
針對這一情況,該委員會主任委員湯穎紅向家長闡述了心理與生理的相互影響。學生考前焦慮在中醫理論中屬于“情志病”,本質是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氣機紊亂。中醫講“思則氣結”“思則傷脾”,即過度用腦會導致氣機不暢、脾胃功能受損,進而影響消化系統,導致營養不良,全身乏力。在備考期間,學生若思慮過重、作息紊亂、睡眠不足,極易損傷脾胃功能,從而引發腹脹、腹瀉、乏力、食欲減退等不適癥狀。
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而惡抑郁”。考試帶來的緊張等情緒容易造成肝氣郁結,不僅影響睡眠與消化,還可能引發情緒低落、沉默寡言等心理反應。湯穎紅特別提醒,家長的認知和態度對考生情緒有直接影響。家長的理解、包容與積極引導,有助于考生保持情緒穩定,順利應對考試。
為使考生家長掌握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中醫醫師還現場為社區居民講解了按摩和穴位按壓的技巧,并指導家長和考生通過簡單易學的方式緩解緊張、改善睡眠。
社區居民蔡小芬問:“快考試了,怎樣才能幫孩子緩解壓力?”
陜西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醫生說,中醫的“治未病”強調預防為主,情緒疏導比補藥更見功效。家長的理解與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安心丸”。
對于考生,營造良好備考環境很重要。心理咨詢師王華介紹了營造良好備考環境的四種策略:一是推薦家庭實行“圖書館模式”,保持安靜,讓孩子不被外界打擾,專注復習;二是家長在溝通時可運用“五分鐘法則”,孩子回家后,先用五分鐘聊生活瑣事,比如“今天想吃什么”“今天過得怎樣”等,避免一上來就提學習話題,引發焦慮;三是家長記錄孩子的飲食、睡眠和運動情況,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四是為孩子建立把考試當作經歷的認知,緩解其壓力。
在備考期間,湯穎紅建議家長給考生播放疏肝理氣解郁的音樂;讓考生練習腹式呼吸法緩解緊張;給考生進行穴位保健,如每日按壓百會穴、印堂穴各3分鐘,增強專注力。
初三學生家長李曉說:“備考期間,我嚴格控制家里噪聲;晚飯后陪孩子散步,用輕松對話緩解他的緊張情緒;關注他的飲食和睡眠,發現異常及時提醒他放松。讓孩子在家能放輕松,安心復習。”
科學飲食 平穩備考
5月17日至23日,陜西省中醫醫院開展2025年“全民營養周”健康宣教活動。很多學生家長來到該院,咨詢如何給中高考的學生制定營養食譜,為“腦力”加分。
該院臨床營養科負責人尹薇介紹,大腦主要依賴碳水化合物供能,應優選全谷雜糧,如燕麥、糙米、紅豆、綠豆、藜麥等。全谷雜糧與時令蔬果搭配,可平穩血糖、減輕餐后倦怠。她建議考生每天攝入不少于12種食材,涵蓋谷類、豆類、蛋奶、堅果、菌藻類及適量紅白肉。
關于考生飲食,尹薇說,首先要確保食品安全。高考期間要杜絕吃隔夜飯、生雞蛋、生肉、生魚及野味,食材需徹底加熱、燒熟;烹飪時要嚴格區分生熟案板,進餐前要洗手,盡量減少點外賣,提倡家庭分餐,以免因衛生問題影響考生的考試狀態。
其次,在考生“進補”問題上,專家強調均衡膳食本身就是最佳“補藥”,不要盲目依賴各類保健品。若考生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失眠等不適,應及時就醫,而非依賴保健品或咖啡因提神。
最后,臨考階段的學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減少煎炸、燒烤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和體力下降。豆制品、禽蛋和瘦肉等優質蛋白,可適量補充。蛋黃和大豆富含磷脂,有助神經遞質合成。對不常食用的食材,考生應少量嘗試,防止脹氣或消化不良。
良好的作息是高效學習的基礎。尹薇建議考生盡量在23時前入睡,如感饑餓,可選擇山藥小米粥、清淡蔬菜面或銀耳湯等易消化食品,切忌辛辣、油膩及濃茶、咖啡,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學生家長王曉玲說:“根據營養師指導,我們已將全谷雜糧與蔬菜、豆類合理搭配到三餐中,并督促孩子早睡、少吃外賣,保證飲食安全,為考生的健康保駕護航。”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2-8065-0.html“心胃”雙護航 中醫有良方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讓中國技術早日惠及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