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研發進程再迎新進展,其下一款代號為“昆侖”的車型已進入開發后期。近日,雷軍通過微博透露,小米汽車團隊正在新疆帕米爾高原進行高原測試,該地區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20余名工程師重點驗證小米YU7的高原續航、充電效率及防曬性能。
此次測試不僅由雷軍親自帶隊,小米汽車高級顧問胡崢楠、集團副總裁張劍慧及產品部總經理于鍇等多位核心成員均現身現場。網友拍攝的車隊畫面顯示,除YU7外,還有多輛全尺寸SUV測試車參與測試,其中一輛編號為“041”的偽裝車引發關注。
高管集體參與高原測試,標志著“昆侖”項目已進入工程樣車或預生產階段。此時,車輛的定位、技術路線及性能目標已基本確定,研發重心轉向可靠性驗證、動力系統調校、冷卻系統優化及整車標定等關鍵環節。
盡管網絡上已流傳大量“昆侖”測試車的參數與諜照,但目前可確認的信息有限。已知該車將采用增程式動力系統,車長預計超過5.2米,定位全尺寸SUV。有觀點認為,其設計或類似理想L9或問界M9,主打家用市場,強調空間與舒適性。然而,這一猜測與小米汽車“為不甘平庸者打造與眾不同之車”的品牌理念存在差異。
社交媒體流出的測試車諜照中,一輛編號為“066”的車輛頂部出現明顯隆起,輪廓疑似比亞迪靈鳶無人機系統的停機坪,也可能是可升降頂或露營艙裝置。這一設計或暗示“昆侖”在滿足家用需求的同時,將融入年輕化、性能化及探索精神,突破傳統“大車”定位。
小米汽車的研發路徑與品牌氣質,令人聯想到20世紀60年代的福特。當時,美國經濟復蘇與文化多元催生年輕人對自由、公路與未知的向往。福特于1964年推出初代Mustang(野馬),以2368美元的起售價、17種車身顏色、30種內飾搭配及8種動力選項,迅速成為美國史上最成功的首發車型之一,兩年銷量突破百萬輛。
1966年,福特又推出Bronco(烈馬),以方正外形、短軸距設計及四輪驅動系統,滿足“離開城市、擁抱自然”的需求。第一代Bronco提供斗士座椅、轉速表、牽引桿等個性化配置,以及露營設備、高性能輪胎等改裝套件,上市首年即售出23776輛,至今仍是福特最具文化感染力的車型之一。
野馬與烈馬的成功,源于對時代精神的精準捕捉——粗獷、自由、冒險與不被定義。這種特質與小米汽車的理念不謀而合。從福特中大型SUV Expedition(探險者)的買家畫像中,或可窺見“昆侖”的未來:千禧一代用戶追求冒險,喜歡拖曳車輛、遠離路面,同時兼顧家庭出行需求。
基于福特探險者、坦克500等車型的定位,業內對“昆侖”的配置提出猜想:三排7座或8座布局,第二排可旋轉形成對坐空間;分體式天地尾門,下方尾門可翻折為桌板;前排貫穿式天際屏,后排滑動觀影屏;電動中控臺與可移動儲物模塊;四驅系統與強越野能力;車頂帳篷、無人機平臺等改裝選項;增程式動力架構,采用大電池+小油箱的高續航方案。
那么,這款全尺寸SUV究竟會更偏向個性戶外,還是更注重家用需求?市場正期待小米給出答案。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8-8829-0.html小米「昆侖」SUV將至:超大尺寸融合探索精神,家用之外更添個性色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