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科研領域,AI技術正成為推動多學科突破瓶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力量。在人工智能深度賦能的背景下,科學探索的邊界不斷拓展,人類對未來發展的思考也愈發深刻。
在近期舉辦的“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專題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圍繞AI在科研中的應用展開深入探討。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周伯文提出,與其被動預測未來,不如主動創造未來。這一觀點引發了與會者的廣泛共鳴。
在傳染病防治領域,AI技術展現出強大的應用潛力。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介紹,通過AI參與抗原、抗體結構解析,科研人員能夠在1個月內研發出未知病原抗原檢測試劑盒,90天內獲得中和抗體藥物。相關裝備的通量提升數十倍,抗體開發周期縮短至2周,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物質科學研究同樣受益于AI技術。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方忠指出,面對跨尺度計算的挑戰,AI提供了兩條創新路徑:一是通過代理模型,用機器學習替代耗時費力的計算或實驗;二是運用生成模型,直接從數據中提取經驗并反向生成材料。這種“反向設計”模式被視為物質科學研究的終極目標。
在氣候科學領域,AI技術為極端氣候事件的建模提供了新思路。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理事長吳力波表示,AI驅動的氣候風險感知系統,能夠深化研究人員對大氣、海洋、陸地多系統反饋機制的理解,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
盡管AI賦能科研成效顯著,但與會專家也保持理性思考。周伯文引用“阿瑪拉定律”指出,人們往往高估技術的短期影響,卻低估其長期變革。他提出“AI4S六問”,包括邊界、預測、語言、交叉、驗證和新科學等問題,引發學界對AI賦能科研的深入反思。
在“邊界之問”中,周伯文以數學史為例,回顧了希爾伯特“可判定性問題”、哥德爾定理和圖靈證明等重要理論,指出AI賦能科研可能面臨類似的邊界劃定與突破問題。他強調,在關注AI技術當前應用的同時,更要思考其長遠影響。
關于AI與科研的關系,周伯文認為,多學科交叉融合是科學研究的肥沃土壤。他以分子生物學的誕生為例,說明交叉學科能夠催生重大科學突破。1933年,美國數學家沃倫·韋弗預言生物學與物理學的交叉將引領未來研究,隨后分子生物學的興起印證了這一判斷。
在論壇圓桌討論環節,專家們就AI的終極形態展開激烈辯論。上海創智學院副教授李怡康認為,當前AI是人類的“外骨骼”,但在生物醫學等領域,未來可能形成以AI為核心、人類為輔助的研發模式。晶泰科技首席科學家張佩宇則預測,AI將承擔更多調度與決策工作,其工作比例可能提升至80%至90%。
浙江大學教授陳華鈞提醒,隨著AI自主性增強,其潛在風險也在上升。AI可能設計出人類難以理解或不愿接受的事物,因此人類應扮演監管角色,而非單純輔助。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楊夢則提出,AI與人類是分工協同關系,人類的情商、好奇心和跨學科共情能力是科研中不可替代的要素。
周伯文在總結中強調,盡管AI正在加速拓展知識邊界,但科學探索的方向始終由人類的好奇心與價值觀指引。這一觀點為AI時代的科研發展提供了重要思考維度。
更多>同類資訊東博會首設人工智能專館,東盟多國攜AI成果與中國共謀合作新篇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于9月17日至21日在廣西南寧舉辦。本屆東博會首次創設1萬平方米人工智能專館,也是東博會史上最大的單體主題館,近200家高科技企業盡銳出戰。 在展會上,東盟…09-22冷勁松院士深圳論道:智能材料賦能具身智能,開啟未來機器人智慧新篇在探討智能材料于具身智能中的應用前景時,冷院士指出,傳統機器人通常依賴電機執行,往往需搭載上百個電機,成本高達數萬元,而采用智能材料的軟體機器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冷院士進一步暢想,這種智能皮膚與肌…09-22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智能機器人展區:各類機器人展現未來生活無限可能9月21日,小朋友在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智能機器人展區和一款機器人互動。9月21日,觀眾在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智能機器人展區參觀一款人形機器人。 9月21日,在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智能機器人展區,一…09-22iPhone17系列火熱開售,華強北探訪:新機舊款齊漲價,國產手機迎挑戰09-22周鴻祎楊建成直播論“鍋氣”:炒菜機器人與人類大廚共塑餐飲新生態09-22AI設計功能性病毒:開啟生命設計新篇,專家提醒慎行防風險09-22姚期智:AI與量子融合開啟計算新篇,產業發展需耐心探索與人才培養并重09-22A股投資觀察:CPO與固態電池漲勢能否延續?理性看待風險與機遇說這個話其實是看到了當前市場炒作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大家都說基本面改變了,價格也上漲了,而在我看來新能源整體上就是一個價值的修復,行業龍頭能修復到什么程度是未知數,但在我看來沒有多大的想象空間,所以對這波新…09-22東博會開啟新篇:中國—東盟借人工智能合作,共筑數字“絲路”新動能從推出AI會展智能體到首次創設人工智能專館和新質生產力專館,從場內硬核AI產品首發首秀到場外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持續拓展……站在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時代的門口,東博會和峰會正見證和推動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09-22傳xAI擬融資百億美元引關注,馬斯克回應稱目前并無籌資計劃9月21日消息,據CNBC報道,消息人士告訴 CNBC,埃隆·馬斯克的 xAI 正在從投資者手中籌集 100 億美元,此輪融資使該公司的估值達到2000 億美元。 據報道,幾周前,馬斯克通過債務和股權籌集1…09-22周鴻祎與楊建成直播論“鍋氣”:炒菜機器人成餐飲新助力 共塑行業新生態關于餐飲、關于“鍋氣”,不僅在9月引發了一場多方參與的爭執,更成為周鴻祎與楊建成此次直播的核心議題——對話的主角,一邊是人類大廚,另一邊則是楊建成帶來的“科技大廚”——炒菜機器人。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對談并…09-22必博半導體獲數億元A輪融資 加速衛星互聯網等新興領域芯片研發與商用09-22下半年科技板塊崛起:兩只“翻倍基”誕生,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各異09-21小扎談AI團隊打造:精英小團隊+頂尖人才與資源,領跑技術創新前沿09-21周伯文“AI4S浦江論壇六問”:AI拓展邊界,人類心靈引領科學探索新航向09-21點擊查看更多 +全站最新
?小米、廣汽豐田及斯巴魯等多家公司召回部分車型,涉及SU7、bZ4X及SOLTERRA等系列?
小米SU7召回超11萬輛引熱議,主動優化提升性能,品牌熱度下輿論何去何從?
石家莊正定車展盛啟,吉利銀河M9攜AI科技登場,成家庭出行優選
全新深藍S07成都上市:駕控舒適升級,華為智駕加持,試駕后心動不已
石家莊正定車展:吉利銀河M9攜AI科技登場,實力定價開啟家庭出行新體驗
小米召回超11萬輛SU7標準版 雷軍轉發提醒:軟件OTA升級即可消除隱患熱門內容
OpenAI加速“搶人”布局硬件:從蘋果招攬超二十名工程師,首批產品或2026年底登場
北楊AI小鎮啟幕,百萬平米創新地蓄勢待發,志在引領全球AI新潮流
蘋果2025年盛事:庫克攜零售高管與粉絲齊聚第五大道,共賀iPhone 17系列發售
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提出“ACT三步走”路徑,發布9大行業智化方案
第22屆東博會AI元素亮眼:數字智能體引路 機器人炫技展風采
金陵美術館邂逅AI“在在”:劉婷婷個展開啟人類與AI情感交互新圖景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27874-0.htmlAI賦能科研“多點開花”,AI與人類未來是協同共進還是角色互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