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5 日消息,科技媒體 TechSpot 今天(8 月 25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維基百科一向強調內容的準確性與人工可靠性,因此明確禁止上傳 AI 生成的文章。
平臺編輯甚至整理出一份“AI 寫作跡象清單”,幫助識別潛在的 AI 產物,這些特征涵蓋了語氣、結構、格式和引用等多個維度。

在語氣方面,AI 文章常夸張渲染主題的重要性,反復使用“重要”“歷史性”等詞,顯得過于戲劇化。
援引博文介紹,AI 傾向于在段落末尾做簡潔總結或直接發表觀點,這種寫法更像中學作文,而不是百科條目。其連接詞選擇也較單一,常用“此外”“而且”“再者”等正式詞,導致語感生硬。
在格式上,AI 生成內容常大量使用列表,但符號或編號形式怪異,標題與人類編輯的簡潔風格不同,可能采用每個單詞首字母大寫的“標題式”。
而另一個常見問題是過度使用加粗字體,用來突出短語,但這并非經驗豐富編輯的習慣。有時還會出現濫用破折號、引號格式錯誤,甚至在標題夾雜表情符號等異常現象。
引用問題則更為嚴重。AI 可能生成虛構的超鏈接、ISBN 或 DOI 編號,指向不存在的資源,或引用從未在正文出現的“專家”。
維基百科認為雖然單一跡象,并不能完全證明是 AI 寫作,但在多種特征集中出現后,就會引起編輯的警惕。維基百科認為 AI 雖模仿了大量人類文本,但真實寫作的即時性與多樣性仍難以完全復制。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26993-0.html維基百科解析 AI 文字內容“套路”:從語氣到格式的常見破綻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