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時光匆匆流逝,上半年互聯網行業的焦點無疑聚焦于人工智能(AI)的迅猛發展。自2月份DeepSeek橫空出世以來,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大對AI的投入力度,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
在這場技術盛宴中,騰訊率先在3月的業績說明會上,將AI置于核心議題,緊隨馬化騰的發言之后,明確表示將在算力建設上大幅增加資本支出。緊隨其后,阿里巴巴在2月宣布,未來三年內將斥資3800億元,全力打造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阿里巴巴CEO吳泳銘信心滿滿地表示,AI的爆發遠超預期,阿里巴巴將不遺余力地加速這一進程,推動全行業生態的繁榮發展。
百度同樣不甘示弱,李彥宏在電話會議中強調,AI-first戰略將使百度保持領先地位,并抓住AI時代的長期增長機會。3月,百度推出了文心4.5和文心X1兩款重磅產品,進一步鞏固了其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
如今,打開短視頻軟件,AI制作的短視頻和圖文已屢見不鮮。孩子們開始利用大模型輔助學習,家中的長輩也熱衷于討論這個時髦的詞匯——AI。然而,在這熱鬧非凡的景象背后,AI帶來的真正機會在哪里?大廠們投入巨資,又該如何回收成本?這些問題似乎仍籠罩著一層迷霧。
AI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為互聯網巨頭們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悄然改變著行業的格局。從業務層面來看,互聯網大廠普遍面臨增長放緩的困境,營收增長逐漸放緩,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現負增長。而AI,則被視為打破這一瓶頸的潛在推手。從技術路徑來看,AI大模型融合了海量數據訓練、先進神經網絡架構與規?;嬎?,通過自監督學習提煉通用知識,再適配具體任務,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智能水平。
正如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所言,當勢能積累至臨界點時,行業將迎來指數級的爆發機會。AI技術的演進,正是站在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巨人的肩膀上,爆發出更為強大的能量。而互聯網公司,憑借其海量的數據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成為了這場技術革命的主力軍。
以騰訊為例,其業務線涵蓋社交、游戲、支付、AI+云計算、視頻、音樂、短視頻、廣告等多個領域。AI技術的引入,將從多個方面提振騰訊的收入。首先,通過訂閱模式、績效廣告和增值服務等方式,騰訊的混元大模型有望實現貨幣化。其次,騰訊將采用多模型策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AI體驗,如在元寶中接入DeepSeekR1,在微信上測試AI功能等。騰訊還將AI整合到面向企業的服務中,如為企業用戶提供專有數據定制的AI服務,以及在云計算領域提供算力和算法的租賃服務。
同時,AI技術也在為騰訊的現有業務賦能。在廣告方面,AI驅動的廣告投放更加精準高效,為廣告主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在游戲領域,AI優化了匹配體驗,為新玩家提供指導,提高了3D內容制作效率,并支持游戲內聊天機器人等功能。在視頻和音樂服務方面,AI則提高了生產力和動畫制作效率。
然而,AI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需要巨額資金投入,調用十萬甚至上百萬個GPU集群,對電力、網絡、存儲等基礎設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訓練一個頂尖大模型需要數月乃至更久的時間,以及海量的優質數據和頂尖的算法科學家團隊。這樣的投入,堪比軍備競賽,小玩家難以涉足。
盡管如此,AI領域依然充滿了無限可能。除了大模型之外,還有廣闊的細分領域等待開發。紅杉資本的閉門會上,Sierra的聯合創始人Bret Taylor指出,AI的價值在于解決問題、創造結果,收費模式也應與此掛鉤。在細分領域,只要能用AI為客戶創收、降本,就能獲取收益。巨頭們往往追求通用性和規模效應,難以深入到細分行業的具體業務流程中,這為創業者提供了寶貴的機遇。
AI技術的興起,不僅改變了互聯網行業的格局,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新的舞臺。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只要能夠抓住AI帶來的機會,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行業的領軍者。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13471-0.htmlAI浪潮下,互聯網巨頭如何借大模型重塑業務版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