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活起來”的畫嗎?試過與畫中人物互動嗎?
這些只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才會出現的場景,如今大家就能在真實世界中各種數字藝術館、科技館里體驗得到。
譬如,于今年年初在南京德基美術館展出的“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就能實現這樣一場景:
當你走進“金陵圖數字藝術展”現場時,古都南京的繁華與變遷便似畫卷般展現在身邊。
商賈往來的商業街、航運發達的秦淮河、水陸并聯的古城門、飄香依舊的鴨饌店……你置身于秦淮街市,以“我”的視角邂逅 533 個人物,體驗角色扮演、實時跟隨、移步換景,自己主導展覽“劇情”,通過“對話、決策、探索”,在激勵中完成深層知識的獲取。
人工智能機器人畫家 Aaron,紙上顏料畫《040502》,2004年
自2018年以來,隨著生成對抗網絡 GAN的誕生以及使用機器學習算法生成圖像越來越成熟,人工智能藝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2018年2月13日,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售出一件AI藝術品,該作品是使用受過訓練的 GAN 制作而成,它可以根據14至20世紀之間繪制的15,000張肖像的數據集制作新圖像,作品最終售價為432,500美元,是其最初估價的40多倍。
不過,盡管這些藝術品在技術上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們是否真的可以被稱之為藝術品可能就仁者見仁了。
關于AI藝術最讓人困擾的問題,可能不在于它是否算作藝術品,而是版權問題。AI創作藝術作品的性質該如何界定?它是一種和人創作的作品一樣獨特藝術品,還只是對人類作品的一種拙劣模仿?
近日,在一項針對版權的上訴案中,美國版權局再次拒絕為人工智能創作的藝術品提供版權保護。關于AI藝術品的版權問題的爭論,恐怕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02、“元宇宙”潮流藝術無法置身事外
如今,以元宇宙為題的論壇、藝術科技展覽、加密藝術交易平臺、元宇宙文化周活動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盡管藝術元宇宙打開了藝術機構和藝術從業者對未來藝術生態可能性的想象,但總的來說,目前“元宇宙”概念仍在早期,現階段大部分博物館、美術館的探索,更像是在虛擬現實中復制一個現實中的美術館。
有一些藝術工作者認為,這不能構成一種真正的革新。并且,在現階段有限的技術條件中,人類因為身體、肉身的局限性,很難真正進入到設想的“元宇宙”中。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元宇宙”是否真的預示了下一個真實與虛擬相互交錯的未來時代,在面對下一個技術文明的推進時,無論是進行新的藝術實踐的探索,還是展開批判性地思考,藝術都無法置身事外。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0-300-0.html“元宇宙”這把火,早已燒到藝術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解讀網易區塊鏈布局發展格局
下一篇: 代幣化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