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 佘凱文
不知從何時開始,“精致懶”的生活方式已然成為了年輕人們的“標配”,他們一邊追求生活品質,一邊渴望用最便捷的方式達成目標。
上班前,智能咖啡機迅速萃取出一杯香濃咖啡,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下班后,空氣炸鍋輕松做出低脂美食,滿足味蕾又無需擔憂熱量。只能說功臣“小家電”,的魅力不減當年,越來越多年輕人借助小家電活成了“精致懶”的代表。
今年,在宏觀經濟環境的風云變幻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持續更迭下,小家電行業慢慢出現了一些變化,那就是有品牌開始慢慢走出“小而美”的范疇,但更多品牌仍未脫離“錘子思維”。
行業分化,小家電的不同抉擇
說到小家電,除去那些靠代工的白電大牌以及一眾清潔家電品牌,蘇泊爾、九陽、小熊電器一定算得上是業內的三巨頭。
截至2025年6月23日收盤,蘇泊爾的市值達到了414.7億元,而九陽的市值為70.95億元,小熊電器的市值則為72.38億元。
在三家之中,蘇泊爾的多元化程度最高,屬于中高層次的相關聯系型。其業務范圍廣泛,涵蓋了炊具灶具、廚房小家電、廚衛電器、生活家居電器等多個家電領域,顯然其采用的是多元化與協同發展戰略。
而九陽和小熊電器則更偏向于品類聚焦和細分市場。像九陽雖然在2018年收購了家居清潔品牌“Shark”,但其當前所貢獻的收入微乎其微,戰略重心仍主要放在廚房小家電產品上。例如其豆漿機產品,憑借多年的技術沉淀和市場推廣,在該細分市場擁有絕對的份額優勢。
然而,過度依賴單一品類也給九陽帶來了發展瓶頸。隨著豆漿機市場逐漸趨于飽和,消費者對豆漿機的需求增長放緩,九陽的業績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2025年一季度,九陽營業收入為20.0億元,同比下降3.2%;歸母凈利潤為1.01億元,同比下降21.9%,這已是九陽連續多個季度出現業績下滑。
小熊電器則嚴重依賴廚房小家電,超過80%的收入都來自于此。尤其是小熊電器有意在開辟長尾賽道,比如酸奶機、豆芽機等。但由于產品普及和受眾原因,對于品牌的業績支撐并沒有大的改善。2025年第一季度,小熊電器營收13.20億元,同比增長10.58%,但歸母凈利潤1.30億元,同比下降13.96%,避開競爭激烈的主流賽道,無疑也加劇了其營銷和市場教育成本,讓其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能看出,九陽和小熊電器,仍在圍繞“小而美”家電做深耕,但實際上市場已經對這類產品開始出現“免疫”了,進一步說就是品牌方還在幻想單純通過產品層面的出新撬動市場,卻沒有想過市場是否有對應需求,這就是“錘子思維”,“先造錘子,再找釘子”,但這種模式注定不可靠。
此外,三大品牌會形成戰略方向上的差異,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小家電品類開始出現內部分化。
品類分化,小家電品牌需更加順應市場
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技術創新持續推進,使得小家電市場呈現出豐富的品類層次。其中,廚房小電品類的分化尤為典型。
目前廚房小電品類可分成幾個類型,第一類為傳統大單品,包含電磁爐、電飯煲、電水壺、電壓力鍋等;第二類為健康養生小單品,包含豆漿機、榨汁機、養生壺、電蒸鍋、電燉鍋等;第三類為西式小家電,包含咖啡機、臺式單微、臺式微蒸烤一體機等品類;第四類為快速滲透但沉寂多年的品類,包含破壁機、空氣炸鍋、臺式電烤箱等。
它們在市場端走出截然不同的態勢。
像傳統大單品,在廚小電市場中占據著基礎地位。長期以來,它們的整體規模相對穩定,市場普及率較高。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已較為熟悉,市場需求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規模浮動較小;
健康養生小單品正在逐漸成為引領廚小行業增長的核心品類,例如養生壺產品,因其能夠煮制各種養生茶、湯品,滿足了消費者對養生的追求,市場銷量持續攀升;
西式小家電當前在國內滲透率較低,增長空間充足;而快速滲透但沉寂多年的品類則面臨升級困境與市場擠壓。
品類分化可以說就是行業分化的背景。
像九陽長期專注于豆漿機、破壁機領域,豆漿機雖然屬于健康養生小單品,但是里面的用戶基本都已被挖掘,且隨著新興健康養生小單品和多功能料理電器的崛起,豆漿機的功能被部分替代,市場需求逐漸萎縮。
而在新興品類拓展方面又遇阻,2024 年九陽全年西式電器銷售額16.86 億元,較前 年大幅下滑 26.9%;在清潔電器等新賽道的布局,盡管投入大量資源,卻也尚未形成足夠的市場競爭力。
小熊電器方面所遇的問題也類似,前面提到小熊電器嚴重依賴廚房小家電,然而面對廚房小家電的分化,小熊的步伐也沒有跟上。小熊電器的競爭力大都集中在外觀設計與個性化方面,然而,在功能性創新上未能深度契合當下消費者核心需求。
就拿養生壺來說,一開始小熊的養生壺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尤其當一些搭配精準燉煮模式,同時還具備實時監測水質、提醒更換濾芯等功能的產品出現后,小熊的產品競爭力明顯下降。
這也能看出,消費市場對于小家電產品的需求變化是非常快的,今天需要顏值、明天或許就在追求健康,后天就是想都要了,這就對品牌的創新和生產能力提出了極大考驗。
總結
所以,對于行業而言圍繞“小而美”模式展開的“先造錘子,再找釘子”玩法該被淘汰了,產品創新后找不到需求,然后開始通過營銷來硬造需求,這種玩法對于如今的消費者特別是小家電的主力消費群體年輕人來說已經行不通了。
尤其,當一個玩偶能拍出百萬高價后,黃曉明當年那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4-5863-0.html上半年小家電行業面臨分化,品類細分成為發展趨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