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美國白宮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4%的額外關稅,創下國際貿易爭端的歷史紀錄。這一政策不僅影響中美貿易,還波及東南亞、日韓等地區,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面臨重構。作為全球第二大投影市場,美國出貨量占比近20%,但高關稅將直接推高終端售價,抑制消費需求。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2024年全球投影機出貨量達2016.7萬臺,同比增長7.5%。此前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208萬臺,但受關稅影響,增速可能從9.5%放緩至4.4%,出貨量或降至2100萬臺。區域結構也將調整:西歐(23%)將超越北美(17%)成為第二大市場,而中國企業將加速轉向東盟、RCEP及“一帶一路”國家。
供應鏈承壓,國產技術或迎突破窗口
投影行業高度全球化,核心部件如德州儀器(TI)的DLP芯片、康寧光學玻璃等均受關稅影響,中國企業的進口成本將大幅上升。短期內,部分廠商仍依賴庫存DLP芯片,但長期來看,1LCD技術(國產主導)的市場份額可能進一步提升。2024年,1LCD全球占比已達67.9%,2025年或突破70%。
與此同時,國產技術路線(如2LCD、LCoS、Micro LED)的研發將加速,以減少對美國供應鏈的依賴。例如,5.5英寸4K面板、FHD分辨率1LCD產品的普及,以及國產光機方案的成熟,可能改變行業技術格局。
產能轉移與渠道變革:東南亞模式受挫,墨西哥成新選擇?
此前,“中國研發+東南亞制造+全球分銷”的模式因美國對越南、泰國等加征36%-49%關稅而難以為繼。盡管墨西哥對美關稅仍為0%,但建廠周期長、工人短缺等問題制約投影企業的快速轉移。此外,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的取消,將重創依賴跨境電商(如亞馬遜、獨立站)的中國品牌,迫使企業轉向海外倉或本地化分銷。
洛圖科技分析師劉定坤指出,關稅差可能催生走私問題,而部分企業或通過低申報關稅降低成本,但面臨合規風險。整體來看,供應鏈區域化、友岸外包(如印度、墨西哥)將成為新趨勢。
品牌競爭格局重塑:國際品牌受益,中國出海企業承壓
關稅政策將加劇行業分化:這其中國際品牌可能會受益,而中國品牌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尤其是靠出口跨境的低價品牌受到的影響最為猛烈。
國際品牌(如愛普生、索尼、松下、NEC)及美國本土品牌因供應鏈本地化或關稅豁免,市場份額可能提升。
中國頭部品牌中,極米(海外占比20%)受影響最大,小米、堅果、當貝(海外占比3%-15%)次之;其中跨境低價品牌(100美元以下產品)受沖擊最嚴重,部分可能退回中國市場,加劇國內競爭。
在此背景下,2025年,若跨境品牌回流,這樣勢必會讓投影行業頭部品牌集中度可能回落至30%左右,而2024年國內投影TOP4品牌集中度在33.7%。此外,部分企業或通過技術升級(如三色激光、4K普及)提升溢價能力,以抵消關稅影響。
結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是短期貿易摩擦,更標志著全球供應鏈的深度調整。投影行業需加速技術自主化、產能多元化、市場分散化,以應對不確定性。未來,1LCD技術的擴張、國產光機的突破、新興市場的開拓將成為企業突圍的關鍵。而在更宏觀的層面,唯有持續創新,才能在全球貿易變局中掌握話語權。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4-5032-0.html關稅增加使得投影供應鏈承壓,投影儀品牌競爭格局或將重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