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提升 送新收舊一體化
綠色智能 換出產業新業態
近期,全國多地通過發放家電補貼、消費券等方式,鼓勵家電以舊換新;不少電商平臺也結合各種節日促銷,推出一系列以舊換新優惠活動……全國多地開始實施新一輪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政策,家電以舊換新迎來新一輪高峰。
新一輪“以舊換新”新在哪里?記者走訪發現,在本輪以舊換新中,線下家電賣場、電商平臺和家電企業在對舊家電估值時規則簡潔明了,普遍沒有復雜“套路”,大多采取“跨品類”“一口價”的做法。同時,安排人員免費上門、免費拆卸、免費搬運,“舊機回收、新機送達一站式完成,消費者最快當日就能用上新家電”。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表示,推進家電以舊換新,消費者可以實現產品升級得實惠,家電企業擴大銷量促生產,回收端綠色環保推動資源再生利用,可謂一舉多得。
隨著家電市場的變化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惠民便民的同時,新一輪以舊換新不僅要讓消費者換來新產品,同時也要喚醒新的消費理念,換出家電產業新業態。
以舊換新遍地開花
更新換代需求潛力大
“家里那臺舊空調已經用了15年,噪聲太大、制冷也有點不行。趁著以舊換新活動,正好換臺新空調。”5月25日,家住廣州黃埔區的市民韓先生更換了家中的舊空調,選購了輕薄智能的變頻空調。在購買過程中,他參與了家電賣場的“以舊換新”活動,通過領取優惠券和商家補貼一共節省了800元。
近日,記者走訪廣州市內蘇寧易購、京東MALL、廣百百貨等多家家電賣場時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店員的指導下憑券購買新機。“只要提前在云閃付上搶到優惠券,就可以直接到參與活動的線下門店進行以舊換新。”蘇寧易購工作人員表示。
目前,廣東各地市正陸續開展以舊換新活動。以廣州為例,4月30日-8月31日,每位消費者每周可以領取2張券,到線下門店購買符合條件的17類綠色智能低碳家電產品和手機類電子產品。其中,補貼標準不超過新購置家電銷售價格的10%,每件家電或單張消費券補貼金額最高可達500元,單個消費者補貼最高可達2000元。
4月12日,商務部等14個部門聯合制訂的《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簡稱《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在全國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家電以舊換新、家裝廚衛“煥新”。在家電方面,力爭到2025年,高效節能家電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方案》還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
《方案》公布后,全國多地推出各類促進家電消費政策,鼓勵家電以舊換新。江蘇、山東、上海、山西、浙江、云南、重慶、廣東、江蘇、北京、湖北等全國10多個地方已經發布了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
為推動綠色智能家電家居以舊換新,武漢市本輪投入財政資金3000萬元,發放綠色智能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貼券;重慶印發《“愛尚重慶”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預計形成超20億元的以舊換新政策補貼規模;廣東省財政首輪安排3.7億元資金支持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湖北力爭今年實現家電以舊換新100萬臺……
作為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重要的消費國,我國正步入家電報廢高峰期,淘汰的廢舊家電量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長。據商務部數據,2023年我國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今年預計將有2億多臺家電報廢,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
舊品抵扣“一口價”
送新收舊同步省心了
新一輪以舊換新“新”在哪里?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參與本輪以舊換新活動的不少線下家電賣場、電商平臺和家電企業,都將“不限品類,不限品牌,不限年限”作為宣傳重點,對于家電回收“最后一公里”的免費上門回收,也幾乎成了服務“標配”。
對于家中的舊空調,韓先生曾詢問過小區門口的“回收佬”,對方給出的回收價是50元。而他到線下的家電賣場逛了一圈后發現,以舊換新都是“一口價”,直接購買的價格和換新價格都能明確獲知,自家的舊空調加上新品補貼可以優惠超過200元,更為劃算。
更讓韓先生滿意的是,他下單后,商家在配送新產品時同步就把舊空調拆卸后運走了,方便快捷。
“行業此前流行的以舊換新,舊機回收和新機送貨是獨立的作業流程,二者分離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步驟和等待時長,且舊機無法直接抵扣新機費用。”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一行業痛點,蘇寧易購整合打通回收、送貨、安裝等服務履約力量,將整體服務時長縮短一半,讓收舊換新全過程無縫銜接。
對消費者而言,除了可以到實體店以舊換新,還可以通過線上平臺,足不出戶網絡下單實現舊家電回收。
在線上,京東平臺也采用了類似方式開展以舊換新活動。記者在京東網頁上看到,在選購新品的頁面設置了“以舊換新”一欄,不同商品可選的舊機品類不同,但只要選中品牌和品類,平臺就能直接給出舊品抵扣的報價。例如,大多數品牌的空調掛機可抵扣250元,冰箱(100升以上)可抵扣60元等。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不少企業、平臺形成了“選購即補,公開透明,送新拖舊,一步到位”的全鏈條服務標準化模式,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消費者體驗。
鼓勵綠色智能產品
換出家電產業新業態
除了簡單明了的“一口價”和方便快捷的送新收舊一體化,新一輪的家電以舊換新,還有什么“新”的亮點?
事實上,“以舊換新”換的不只是舊產品,還有舊技術。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董敏認為,新一輪的家電以舊換新預計將有不同的更新和創新,體現在綠色低碳、智能人機交互、家電物聯和家居融合等諸多方面,甚至包括應用于新場景的新品類。
綠色智能家電是此次以舊換新的主推產品。走進廣州京東MALL多個家電門店,印有“綠色星球煥新計劃”字樣的大幅海報引人注目。有店員向記者介紹,廣州市區內參與以舊換新的均是能耗為1級(即最低檔)的家電產品,“主打一個綠色低碳”。
京東電器發布的“五一”消費報告顯示,居民新生活方式消費和以舊換新帶來的“煥新”消費,主導了“五一”小長假的3C家電消費,京東自營大店5月1日至5日全渠道成交額同比增長59%。其中,家電以舊換新帶來的“煥新”銷售貢獻度占比實現翻倍增長,一級能效空調、大容量冰箱、“洗衣機+烘干機”的洗烘套組,家務電器中的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品質型家電,迎來強勁“煥新潮”。
“一級能效的空調、大容量冰箱、‘洗衣機+烘干機’的洗烘套組等智能品質型家電,不僅功能強大,而且節能環保,非常符合現在低碳生活的理念。” 廣東省家用電器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黃丹表示。
“以舊換新的優惠補貼,能引導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功能更先進、品質更高的新型家電產品,從而逐步淘汰落后產品。”黃丹進一步指出,這還能倒逼企業圍繞用戶需求,加大對高端、智能、綠色家電的研發投入,推動產品結構的高端化發展。
“這一輪家電以舊換新,政府是鼓勵綠色智能家電的消費,預計對空調、冰箱、熱水器等耗電量較大家電的升級換代是利好。”奧維云網大家電事業部副總經理裴東敏表示,“要推動一批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和全系列的優質家電產品進入千家萬戶,要順應消費者對高品質家電和服務的需求,推動家電產業進一步發力轉型升級。”
健全廢舊家電回收體系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新一輪的大規模以舊換新,新在消費需求,也新在回收體系。
“惠民補貼終歸是短期性的,從長期看,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建設更重要,也是亟待解決的根本問題。”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說。
以舊換新,消費者家里有了“新伙計”,對于淘汰下來的舊家電而言,若不經有效處置而隨意排放,會對水、空氣和土壤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和破壞。暢通的回收渠道,規范的處理流程,不僅提高了回收處理效率,也有效避免了私拆帶來的浪費和污染等問題。
回收后的舊家電將如何處置?目前,海爾、格力、TCL、長虹、美的等一批家電行業頭部企業已作出積極響應。據海爾智家(600690)再循環互聯工廠總經理李世亮介紹,企業已布局再循環產業板塊,以廢舊家電回收為切入點,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的再循環產業體系。在海爾的再循環互聯工廠,每年可拆解約200萬臺廢舊家電。
來自五湖四海的廢舊家電,不論成色,只按照種類被整齊碼放在倉庫,隨時等待進入工廠,釋放最大能量。海爾定制了行業第一條冰箱智能拆解線,在這里,一臺廢舊冰箱大約可以拆解出48%的鋼鐵、25%的泡棉、17%的塑料、2%的鋁、1%的銅。通過加工,它們都可以成為循環新材料。
在美的集團(000333)的回收服務網絡里,每臺被回收的舊機都會生成唯一條碼,從上門、物流運輸、倉儲,到拆解、報廢等各環節,綠色回收全程可追溯。“上門拆舊后舊機經過分揀,將被送至國家授權的綠色拆解企業,經過規范的拆解處理,實現資源的再生再利用。”美的集團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回收負責人殷勝說。
作為國家授權的綠色拆解企業,武漢格林循環電子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占地658畝的工廠里,一臺臺廢舊冰箱、電視機正被陸續稱重、分類、貼上二維碼。“冰箱門封條、線路板等元器件會被拆解,箱體內部的制冷劑同步回收,廢塑料和金屬進入再利用循環。”武漢格林循環電子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回收總監何超超介紹,為應對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可能帶來的老舊家電報廢潮,當前工廠正通過完善分選體系,不斷提升廢塑料的處理效率。
“國內進入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發力期,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政策組合拳中的一環。”有業內專家認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有利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增長潛力,又有利于實現“雙碳”目標。
[觀察]
萬億市場空間釋放內需動能
大規模的以舊換新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在2009年。當年,我國出臺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明顯。商務部數據顯示,到2010年12月,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量和回收量雙雙突破3000萬臺,全國家電拆解企業已實際拆解處理廢舊家電超2200萬臺。
在第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密集期,財政累計補貼超1500億元。 據華創證券統計,完整的第一輪政策期橫跨2007年-2013年,其中2007年11月開始“家電下鄉”試點,并分別于2008年底、2009年2月向全國推廣,隨后2009年中“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政策同步助力,進入政策密集期。當時補貼品類覆蓋空冰洗、電視等核心品類,期間累計補貼超1500億元,其中“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中央財政補貼80%,地方政府補貼20%。
此后十多年,相關部門又多次出臺家電“以舊換新”相關政策。
到今天,家電以舊換新大致經歷了三輪“進階”。2009年-2011年,主要是政策驅動,企業、商家配合政府實施補貼政策,深入社區進行回收與銷售服務,初步形成了以舊換新的運作模式,推動了大量老舊家電的淘汰更新,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比如促進了家電銷售,同時也減少了廢舊家電對環境的影響。
2012年-2023年,主要是企業攜手商家拿出資金自行組織以舊換新活動,給予消費者換新補貼。隨著2011年12月國家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不少家電企業將以舊換新納入常態化的經營策略。這一時期的迭代注重提升服務質量,簡化流程,方便消費者。比如解決了舊空調拆卸安全等痛點。
2024年被商務部定為“消費促進年”。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的“以舊換新”,是今年促消費的一個重點。華創證券測算,截至2022年末,“空冰洗彩”及油煙機有必要更新量分別為0.5億臺、0.5億臺、 2億臺、2億臺、2.4億臺,5項合計近7.4億臺,占2022年末保有量的約25.3%、占2022年內銷量的325.6%。若將超過安全期限的5項家電全部置換,銷售額將達到2.4萬億元。
奧維云網(AVC)董事長文建平分析認為,國家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已出臺,如果各地執行和配合得當,初步估計將對今年國內家電市場有2%-3%的拉動作用。2023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8498億元,如果沒有新政策,預計2024年同比增長0.6%;有了新政策,預計將多增2%-3%,使部分消費的節奏提前,今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有可能將增至約8800億元。
與2009年的政策相比,此次出臺的“以舊換新”政策有望在市場空間等方面取得更顯著成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指出,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4-1917-0.html新一輪“以舊換新”換出家電產業新業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一季度冰箱市場量額規模同比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