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錨定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不斷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動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守原理之正,創思想之新。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宏闊的國際視野和深刻的歷史文化意識、深邃的歷史文化思維、深遠的歷史文化眼光,對新時代文化建設進行系統謀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重要思想立足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緊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個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回應新形勢新任務對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闡釋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既堅持了老祖宗、又講了許多新話,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這一重要思想既立足于現實的中國,又植根于歷史的中國,從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來認識文明發展規律,延續文化基因,鞏固中華文化主體性,充盈著濃郁的中國味、深厚的中華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強大的歷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是彰顯文化自信、飽含歷史自覺、賡續中華文脈的理論。這一重要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既有文化理論上的創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既講是什么、為什么,又講做什么、怎么做,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引解決“橋和船”的問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正式開始前,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揮舞國旗。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守道路之正,創實踐之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唯一正確道路。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要保持對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牢記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提高文化原創能力,積極營造良好文化生態,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著力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更好地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重視發揮文化養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守價值之正,創精神之新。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能否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在當代中國,我們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昭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光明前景。它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熔鑄于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奮斗的偉大實踐,深刻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內在的先進性、廣泛的包容性,決定了其在我國文化建設中居于主導和引領地位。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2024年7月24日拍攝的北京鼓樓。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 攝
守傳統之正,創時代之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要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中華文脈,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要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譜寫民族復興新篇章。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0-15777-0.html守正創新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
下一篇: 從三個維度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