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 邱愛荃 營商環境建設“優無止境”。以案例實踐牽引制度優化,以點上示范帶動全域提升,上海將進一步強化國際對標,著力實現從“跟跑”向“領跑”跨越。以黃浦區人民廣場為核心區域的“演藝大世界”,輻射整個黃浦區乃至上海市中心城區,它不僅是多種演藝形態匯聚形成的演藝品牌,更是演藝業態與其他業態深度融合的特色演藝街區。
自2018年正式定名發布以來,“演藝大世界”作為全國劇場、演藝空間密度最高的地區,逐漸比肩國際一流演藝街區,通過“演藝+”模式推動文商旅融合,打造“觀演-消費-社交”一體化體驗。面對“演藝大世界”內涌現的大量新業態、新模式、新空間,黃浦區秉持“包容業態、審慎監管”的原則,不斷提高文化演藝產業及其輻射產業的審批效率,提升監管服務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流“文化營商環境”。
審批提速立規范,護航市場育品牌。黃浦區演出體量占全市的五成以上,面對“海量”的演出審核壓力,黃浦區把“金牌店小二”式服務貫穿于演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針對性推出監管審批新模式。首創“劇本庫”智能比對審核模式,推出“聯排預審”服務,建立初創劇本審看機制;圍繞信用管理規范市場秩序,實施補貼票“黑白名單”制度和實名制管理,有效遏制“黃牛”亂象。
新型監管提質效,包容審慎促創新。實施“雙無”監管新模式提升監管質效,在全市首創推出《黃浦區精準高效協同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創新“企易注”數字工具實現住所材料“零提交”,提升市場準入便利度。
區街聯動強配套,基層吹哨優生態。強化區街聯動和基層營商服務,實施小餐飲店標準化管理和改造,建立“商居睦鄰匯”平臺,合力優化劇場周邊商業環境;設立“共享服務空間”,助推劇目試演和孵化;推行小型工程裝修備案“一口受理”,助力企業壓縮備案時長。
經過持續不斷的文化營商環境建設,“演藝大世界”已發展成為融創作、演出、市場為一體,匯聚各種藝術門類駐場演出、精品劇目的綜合性演藝品牌,并衍生出票根經濟等消費模式,形成“有戲可看、有物可購、有景可賞、有友可聚”的生活方式,辨識度和影響力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提升。
劇、節、賽、獎四角俱全,以品牌節展的“優賦能”帶動優質演藝資源的“高集聚”;以全市1/5的劇場數,1/3的座位數,貢獻了1/2的演出量;已形成獨有駐場演出模式,駐演1年以上的劇目超55部,活躍制作機構超35家,已形成共生共榮的駐場演出產業生態;構筑了多元的消費模式,加強演藝與餐飲、酒店、文創、旅游等業態融合聯動,形成促消費合力。今年6月還推出“演藝市集”,形成演出展覽、住宿餐飲、潮玩生活等產品聯動,通過演藝消費帶動全域經濟,構建“看演出-逛市集-享優惠”的消費鏈條。
未來,作為亞洲演藝之都核心示范區的黃浦區,將持續深化推進“演藝大世界”品牌建設,打造文商旅體展深度融合的演藝街區,營造一流的文化營商環境。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22969-0.html營商環境建設“優無止境” 黃浦助力打造“演藝大世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浦東新區全國首創“一業一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