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半導體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的英飛凌(Infineon)表示,其車載半導體的長期合約正在增加,包括微控制器(MCU)和功率半導體。
據日經新聞(Nikkei)報道,英飛凌車載部門總裁Peter Schiefer透露,目前整車廠會直接指定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由車廠本身或一級供應商(Tier 1)定時批量采購。在這種背景下,英飛凌的車載半導體長期合約數量增加,主要是為了滿足MCU和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從制程技術角度來看,這些產品主要集中在40~28納米的標準型產品。
對于電動車(EV)的功率半導體,長約通常為5年左右;而由于車輛的使用周期長,標準型MCU的長約通常為10~15年。這些長約的增加,反映了汽車廠商和半導體廠商之間日益加強的直接聯系。
盡管2021年開始的“芯片荒”問題在車載半導體市場上仍然存在,但英飛凌與車廠的合作正在幫助緩解供應壓力。Peter Schiefer指出,MCU的供應仍然緊張,預計要到2024年第1季才能達到供需平衡。而用于電動車的主逆變器的SiC功率半導體,也將持續面臨供應問題,直到2024年。
在功率半導體領域,英飛凌同時發展矽、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產品。其中,矽針對的是中低價位電動車的需求,具有成本優勢,因此不會被完全取代。而成本較高的SiC功率半導體則是針對電動車的主逆變器需求,例如800V電池的電動車,這種產品可以提高用電效率并增加續航力。GaN則主要用于滿足電動車的車載充電器(OBC)的需求。英飛凌計劃在這三種產品領域同時取得進展。
在SiC方面,英飛凌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追加最高50億歐元的投資,用于在馬來西亞建設8寸SiC晶圓的新生產線。這是繼2022年投資SiC半導體新廠之后的又一重大舉措。
車載業務已經成為英飛凌的主要增長動力。根據英飛凌最新財報(2022/10~2023/9),車載業務在合并營收與營益中的占比分別上升到51%與54%。隨著全球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不斷增長,英飛凌將繼續致力于滿足市場的需求,并通過技術創新和擴大產能來提高市場競爭力。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34423-0.html英飛凌加強車載半導體供應,長期合約增加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