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imes消息,一些企業預測,2023年可能會是一個充滿非理性過度競爭的年份。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微控制器單元(MCU)供應商已經注意到價格競爭有所減緩,但由于終端市場需求尚未完全恢復,他們仍然保持警惕。
整體經濟疲軟導致終端需求下降,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的MCU廠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而展開了價格戰。然而,經過調整,降價的趨勢已經開始減緩。
經過一年半的庫存調整,部分產品線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價格從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趨于穩定,預計第四季度將進一步穩定。
有消息稱,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提價。但業內人士表示,漲價僅限于部分廠家,大規模漲價尚未出現。目前,行業整體價格已趨向疫情前水平。業內人士指出,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TI)等國際大廠不斷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但短時間內提高價格難以與國際市場競爭。
中國臺灣MCU廠商最近公布了10月份的營收,結果褒貶不一。十月份,松翰科技(Sonix Technology)和笙泉科技(Megawin Technology)均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松翰科技的10月份營收同比增長了33.04%,環比增長了0.4%,達到了2.48億元新臺幣(合768萬美元)。第三季度的營收為6.98億元新臺幣,環比增長了5.33%。而笙泉科技的10月份營收創下了17個月來的新高,同比增長了4.02%,環比增長了28.92%,達到了4000萬元新臺幣。
從整個半導體產業的角度來看,目前行業庫存已經達到了歷史高位,主動去庫存的行動可能即將展開。眼下來看,2023年MCU行業已經迎來了寒潮,許多企業可能會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倒下。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2023年將成為國產MCU的關鍵一年,通用MCU可能會面臨價格下跌或倒閉的局面。實際上,2022年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二、三線的MCU廠商可能仍然面臨著產能短缺的情況,而一線的MCU已經出現了庫存過剩的情況。
在這種背景下,原廠和客戶可能會陷入新一輪的博弈。有消息稱,某新能源車大廠要求新年后所有的國產芯片供應商不得通過代理商供貨。這對于一些現金流不是很充裕的國產芯片供應商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可能會直接被排除在外。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26482-0.html好壞參半!MCU降價競爭得到緩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中國臺灣半導體Q3總產值增長10%
下一篇: 華碩預測2024年PC市場需求將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