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中國近期加強了對戰略性金屬的出口管控,特別是針對稀土和銦等關鍵材料的走私行為展開了嚴厲打擊,進一步收緊了對外供應。這一舉措對化合物半導體供應鏈造成了顯著影響,尤其是磷化銦(InP)材料的供應。
磷化銦是高頻和高效能應用中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于5G基站、光通信模塊以及軍工領域。然而,近期供應鏈中銦原料的供應出現延遲,導致磷化銦基板的交期拉長,影響了全球客戶的生產計劃。美系半導體材料廠商AXT在中國的廠區也因銦原料短缺而面臨產能問題。
面對原料供應的不確定性,中國臺灣化合物半導體廠商如穩懋、全新光電、宏捷科等,早在2023年中國對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時,便開始布局多元化的供應策略,試圖降低對中國原料的依賴。然而,隨著銦供應的緊張,日本和歐洲供應商也因全球搶購潮而出現交期延長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鏈的壓力。
供應鏈指出,目前的核心問題并非價格波動,而是能否按時交貨。為保障穩定客戶的供應,多數供應商選擇優先分配資源,而非通過漲價獲取短期利益。此外,部分企業如英特磊正探索自制磷化銦基板的替代方案,以應對供應不足的局面。
不過,中美雙方近期釋放的關稅下調信號讓業界對未來政策的松綁持審慎樂觀態度。
業內人士認為,若中國能適當放寬對戰略金屬的出口管制,將有助于化合物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發展,緩解因地緣政治因素引發的市場波動。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50770-0.html銦原料供應緊張,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承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三大DRAM廠退出DDR4市場,臺廠或成短期受益者
下一篇: AI手機將成主流!聯發科預計2028年占比達5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