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太陽能天然氣熱化學制富氫燃料技術正成為全球清潔能源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該技術能夠將太陽能以穩定、高密度的化學能形式存儲,為太陽能與傳統天然氣熱化學基礎設施的結合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反應溫度過高導致的能量轉化效率低等問題,限制了其規模化應用。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科研團隊針對這一難題展開了深入研究。與傳統研究聚焦于能量“數量”轉化不同,該團隊基于聚光太陽能能質能勢理論,通過反應解耦和路徑重構等方法,提出了太陽能甲烷分步轉化制燃料的新路徑。這一創新將反應溫度從約900℃降至約750℃,顯著降低了能量損耗。

研究團隊還成功研制出10kWth級太陽能反應器技術樣機,并在超過11小時的穩定運行實驗中取得突破性成果:H2與CO的燃料選擇性接近100%,太陽能到燃料的轉化效率達到42.8%。這一進展不僅降低了反應溫度,還為減少聚光鏡場面積和制氫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據悉,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化學工程雜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這一技術的突破為太陽能與傳統能源系統的結合提供了重要參考,有望推動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49680-0.html太陽能制氫技術取得新突破:效率提升至42.8%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長電科技宿遷基地光伏電站并網
下一篇: 匠嶺科技完成數億元融資,加速半導體量測設備國產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