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已高達245%,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美國對印度商品的關稅在暫緩期內仍維持在10%左右。這一差異,加上美印在印太戰略上的緊密合作,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將目光投向印度,尋求新的生產與出口替代方案。業界分析認為,中國企業正將印度視為規避關稅和開拓國際市場的跳板,通過“印度制造”重新進入歐美市場。
聯想作為中國PC行業的龍頭企業,已率先宣布擴大對印度的投資。在“Lenovo TechWorld India”活動上,聯想表示,未來三年內將實現其在印度市場PC產品的全面本土化制造。聯想印度董事總經理Shailendra Katyal透露,目前公司約30%的PC產品在印度生產,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提升至50%,并在2027年達到100%。此外,聯想還計劃與印度AI公司Krutrim合作,打造當地最大規模的超級計算機。
除了ICT領域,中國家電企業也在加速向印度轉移。海爾宣布,未來3至4年將在印度投資超過100億盧比(約合1.2億美元),用于擴展本土制造能力。根據規劃,海爾將在南印度建設新工廠,并增設空調生產線和注塑部門,目標是成為年營收20億美元的本地家電品牌。
海信也在印度市場積極布局。據《經濟時報》報道,海信正計劃收購印度一家家電制造企業的股份,作為其生產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產品的主要基地。此外,2024年底,海信與印度信實集團旗下的售后服務業者ResQ達成合作協議,以提升品牌在印度的售后服務水平和消費者滿意度。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45649-0.html聯想、海爾、海信等中企爭相投資印度市場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臺積電2025年展望:AI需求強勁,美國廠量產提前
下一篇: 臺灣地區擬擴大對美采購以應對貿易壓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