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是中國臺灣資通訊及電子零組件的最大出口市場,但近年來政策的不確定性讓這一市場變得復雜。法新社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雖一度暫緩,但其影響仍持續發酵。
川普上臺后迅速對加拿大、墨西哥實施25%的關稅政策,并逐步擴展至歐盟及其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盡管該政策因執行過快導致制造商、航運公司和進口商措手不及,甚至出現貨運混亂和商品短缺,但川普明確表示暫緩并非取消,而是為談判爭取時間。
目前,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組件征收25%關稅的政策雖已暫緩,但若全面實施,將推高進口車和美國國產車的成本,進而抑制市場需求,導致工廠減產和失業問題。與此同時,中國在面對高關稅壓力下,正積極開拓新的市場。據外媒報道,商務部通過舉辦消費博覽會,推動“外貿轉內銷”策略,以應對貿易戰的沖擊。
國內自2014年起提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目標,并在智能手機、電動車、商用客機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此外,內需市場的崛起也為本土品牌提供了廣闊空間。
中國臺灣對美出口從2018年的395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14億美元,資通訊及電子零組件占出口金額的70%,因此受美國政策影響最大。然而,臺商在中國的影響力逐漸減弱,東莞和昆山等地的臺商數量明顯減少,顯示臺廠正加速撤離中國。
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高達145%,中國則回敬125%。這種局勢讓中國臺灣廠商陷入兩難,面對政策反復,他們幾乎無計可施。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44935-0.html美國政策反復,臺灣電子產業面臨挑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Google自研芯片TPU算力提升3600倍
下一篇: 中美關稅戰升級,中國OEM業者如何破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