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圓廠等高科技設施建設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工程、建筑和設計公司Exyte發布報告,揭示了全球不同地區在晶圓廠建設上的巨大差異。報告指出,在中國臺灣建造一座晶圓廠大約僅需19個月,而同樣規模的晶圓廠在美國建造則需長達38個月,耗時幾乎是中國臺灣的兩倍,并且建設成本也約為中國臺灣的兩倍。
根據SEMI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2025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將有18個新的晶圓廠建設項目開工,涵蓋3個200mm(8英寸)和15個300mm(12英寸)晶圓廠,多數預計在2026年至2027年投入運營。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2023年至2025年,全球半導體行業計劃新運營的高容量晶圓廠多達97座,其中2024年有48個項目,2025年有32個項目,晶圓尺寸從50mm到300mm不等。
Herbert Blaschitz指出,全球不同地區建設同等規模晶圓廠,建設效率差異巨大。他舉例稱,在中國臺灣建造的一座由美國所有的晶圓廠(未透露公司名稱),從許可到建成投產僅用約19個月。相較之下,美國同等規模晶圓廠需約38個月,歐洲約34個月,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平均需23個月。
造成這種效率差異的關鍵原因在于,中國臺灣有著簡化的許可流程和可全天候施工的條件,而美國和歐洲獲得許可證耗時久,且無法實現7×24小時不間斷建造。盡管美國已頒布法律使部分美國晶圓廠免受聯邦環境評估,但仍無法與中國臺灣相比。
在成本方面,不同地區同樣存在顯著差異。Herbert Blaschitz表示,盡管設備成本相近,但美國晶圓廠建設成本約為中國臺灣的兩倍。他解釋,這一差異源于美國更高的勞動力成本、廣泛的監管要求以及供應鏈效率低下。中國臺灣勞動力經驗豐富,建筑商所需詳細藍圖較少,熟悉流程加快了項目完成速度。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132570-0.html晶圓廠建設時間和成本,中國臺灣優勢凸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